(答案:胡乱。)
这一符号很快传播到其他大学,并进入商业和日常领域。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法尔曼的预期。当符号表情传开后,各地根据本地的语言习惯对其进行了更多的创新。
在日本,人们发明了另一种表情符号,如用“^_^”代替“:-)”。西方的表情符号大多用嘴表达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号重点却在眼睛上。
最机灵的还是中国网民,在美式的“:-)”符号基础上,只是颠倒了半个括弧,就成了一个难过的表情“:-(”。
随着计算机日益普及,微笑符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即时通信软件纷纷预设了笑脸图标,方便用户使用。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在互联网世界风行,为社会广泛接受。
(摘编自李克红《第一个电脑表情如何诞生》
关键词:符号
家庭山:“胡作非为”中,更容易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