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野依良治的故事之创造兴趣—为何致力于化学研究

点击:955


野依良治,日本有机化学家,因在不对称合成方面的突出成绩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获奖人数快速增长。获奖者包括物理奖8位、化学奖6位、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共计17位,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年一位。从1949年汤川秀树成为首位日本获奖者以来,则共计有25位日本科学家获奖(含两位美籍日裔科学家)。

日本人为何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原因可能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多有着相对美好的童年,喜欢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而且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和引导角色。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表示,他之所以立志研究化学,就是受父亲影响

12岁时,父亲带他参加了一家公司的新产品展示会,新发布的一种从水、空气和煤中提炼的黄色尼龙丝,让他觉得“化学实在是太神奇了”。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化学。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后来,野依良治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开发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手性催化剂

野依良治的创新在哪里呢?据他介绍:自然界存在许多光学异构体,这些物质就像人的左右手,立体结构对称,左右相反,绝不能重合;其气味、味道以及作用都大相径庭;一方有益,而另一方就有害;一方是良药,另一方就是毒药。例如酞胺哌啶酮,它一方面有镇静作用,可作安眠药;但同时它的光学异构体又会导致生物体畸形发育,孕妇服用就可致婴儿畸形。

20世纪80年代起,野依良治的科研成果在日本被大规模采用,用于生产香料和香味薄荷脑。左手性的薄荷脑气味好闻,右手性的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