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课上,我颇有兴致地检查了几对同桌的《基础训练》。栋翔和雨桦这对儿来到我跟前。
栋翔先将书捧起递给我,我扫视了一遍,将目光聚焦在这道文学常识填空题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这是一部 集。其正确答案应该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部散文集。栋翔有一处错误地写道:这是一部二集。
我被这个无厘头的答案惊到了,问他:“‘二’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是二集,而不是一集呢?”他的大眼睛在黑黑的圆脸上忽闪忽闪,欲言又止。
他回座位修改去了,他的同桌雨桦将书递给我检查。我的目光又被这段文字牢牢地牵住,只见和刘栋翔如出一辙的错误答案:这是一部二集。不用说,两人互相参考了对方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一致“结论”。
栋翔又来了,指给我看他修改后的答案,映入眼帘的答案竟然变成了:这是一部一集。我差点笑出声来!问他:“为什么又成一集了呢?”讲台下埋头自习的同学们终于哄堂大笑起来,纷纷告诉他:“散文集!”“散文集!”在大家的笑声中,栋翔忽闪着大眼睛,颇为镇定地回去了。
第二天课前,我复查昨天检查后的修改情况。栋翔又来了,这次他的答案再次雷倒了我,也雷倒了全班。只见答案变成了:这是一部全集。在全班的笑声中,座位上的雨桦没笑,而是大声告诉他:“散文集!散文集!”栋翔也没笑,结实的小小身躯似要分辩些什么,又什么也没说,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回去了。
我开始怀疑他的固执,怀疑他的思维,怀疑从二集到一集再到全集背后隐藏的故事。我打开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找到了文下注释,发现了这样一段简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顿时,我发现了栋翔三次出错的根源。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