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地。)
李慧敏的想法,得到了另外两名同学的响应。他们的思路是,想办法在斑马线的两端各安装两排红绿LED灯警示条作为缓冲带。红灯时,灯条显示红色灯带,提醒人们不要过马路;绿灯时,灯条显示绿色灯带,可以通行。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提醒低头族,也可以对路面起到一种美化效果。三个小伙伴通过查资料、找材料、反复实验,经历大半年的“捣鼓”,一个集报警、抓拍、警示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斑马线”“面世”了。
这款“智能斑马线”,两端加装了检测人装置,用5MM 红外发射管 + HS0038B红外线接收管来实现。当检测有人在红灯穿过检测区时,人体反射红外线,HS0038B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触发报警。如果还是继续行走,到达抓拍区检测装置时,可立即用人脸识别网络相机拍照,与身份证大数据库联网识别,并记录在案,留作以后处罚凭证。“我觉得要根本杜绝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市民的素质方面来进行提高,这个东西只能说起到一个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李慧敏说。
不过这样的创新发明真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我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脸识别网络技术投入比较高一点;另外一个就是透明的玻璃板要耐高压,要耐汽车的压;另外这个里面毕竟有电路,它要做好防水。”八中刘老师说。
关键词:警示条
家庭山:安全意识促发明,技术应用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