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白,《知识分子》主编、清华大学教授。
我的儿子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现在在读研究生;而我的女儿是在中国上的初中和高中,然后考上了美国的布朗大学,现在正读本科。他们都对科学有兴趣,甚至他们都有意向要做神经科学,从事神经科学的研究和教学。
我自己的小孩之所以能够走上喜欢科学的路,从家长的角度,我可能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发现兴趣所在,支持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第二件事,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你必须要做一个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孩子,你必须要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事情。
我举两个例子。我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让我们都觉得有点不耐烦了,但仍然会满足她的求知欲。她很小的时候就问我:“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东西?”我说,因为我们有眼睛。“有眼睛就能看到东西吗?那眼睛后面是什么东西?把眼睛装在洋娃娃上面,洋娃娃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她继续追问。我说,眼睛后面有神经,神经连着大脑,可以解读外面是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脑子能解读外面的东西?”为解答这个问题,我带她来到我工作单位里的影像学实验室,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实验告诉她:当人看见某种东西的时候,大脑的某一部分会“亮”起来,这样她也有了一些直观感受。
此外,我还同她一起读书、向她介绍书,以及让她参观实验室,参加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活动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她在一位北大教授的实验室做了暑期研究,她的研究成果为她赢得了著名的美国“英特尔科学奖”。这个过程就是逐渐开发她兴趣,并创造条件鼓励她自己走近科学的过程。
除了开发孩子的兴趣,我还鼓励他们关注生活、做独特的事情。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开车带着我儿子出门,期间需要加油,临近的加油站显示每加仑汽油2块5毛钱。我儿子说,他学校附近的加油站只要2块3毛钱,他建议我们开到那边去加油。我说,开到你的学校要多长时间?开车来回又需要花多少油钱?考虑到我的时薪和你按照最低社会补贴计算的时间成本,假如多花半小时又相当于损失多少钱?这么一算,就不划算了。还有,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为车开得多了,排放的废气就多了。于是,他设计了20个问题,例如“从A点到B点走高速公路还是普通公路”“如果一家加油站非常便宜,但排队需要很长时间,要不要排队”等等,发给同学的家长做调查问卷,通过收集家长的反馈,他发现大多数家长都( )什么是最省油、省钱的方法,( )知道省油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最后,他把这个调查结果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网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得到了学校甚至社会的认可。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