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时期,因为还没有种植业,他们主要是以狩猎为生。有时,他们为了谋生,即使是带着某种疾病,也必要去打猎;而他们在捕获各种兽类时,因为捕猎器具还不够先进,也必要与野兽发生拼斗。
据传,在山顶洞人时期,有一个叫伏义的人,一次带病外出打猎。结果,在与一只强壮的雄鹿搏斗时,由于身体虚弱,躲闪不及,身体多处部位被鹿角顶撞,有几处还被顶伤。尽管伏义最终捕获了这只雄鹿,但也很感不幸。不过,伏义不久发现,自己身上原来的某种疾病竟然神奇般地消失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伏义觉得很奇怪。
好在伏义是一个有头脑的原始人,他开始思考这件事,并询问周围的人是否也有这种经历。结果,有人告诉他,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形。由此,伏义大胆推测:是不是鹿角撞击了身体的( )部位,而治好了某种疾病呢?既如此,能不能做类似鹿角的东西来刺激身体,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呢?
说干就干,伏义马上进行试验,并最终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用石头或骨头制成了这种治病的东西,发明了一种简单而基本有效的治疗方法——用石头或骨头打磨成细长的石针或骨针,一共有九根,根据身体的穴位,来给周围生病的人治病。可以说,伏义是最早的针灸(jiǔ)师。
另据文献记载,针灸疗法的另外一种——灸灼(zhuó)疗法,也是起源于原始时代。当时的人们在冬天为了御寒,往往有围火取暖的习惯,即利用燃烧的树枝、杂草取暖。在围火取暖的过程中,有时燃烧的火会灼伤人的表皮,但人们发现,有些病患者在体表皮肤被灼伤后,原来的疾病却反而减轻了。由此,原始人逐渐发明了灸灼的治疗方法。针灸疗法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