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
1971年7月9日,从维也纳飞回美国的基辛格在巴基斯坦突然“胃病发作”,不得不“小住两天”。在巴基斯坦政府的帮助下,基辛格飞往北京,两天后又悄悄地回到了巴基斯坦,且“病”也好了。
7月11日,巴基斯坦卡拉奇通往美国白宫的海底电缆正在传送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谈话。其中,尼克松问到了“波罗”,而基辛格的回答是:“犹洛卡”。这神秘的一问一答,原来是两个密码。“波罗”代表基辛格的北京之行,“犹洛卡”代表北京之行的结果。
翌年,尼克松总统亲叩中国大门。消息传开,世界为之震惊。从此,几乎所有的当代史书及有关刊物都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基辛格的“波罗行动”。
值得一谈的是这两个密码的丰富寓意,它们分别涉及两个世界名人:“波罗”指的是中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的足迹遍及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对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至于“犹洛卡”则是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洗澡时说的话,意思是“我(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