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蔡笑晚的故事之思维表达学习—孩子什么时候数数算题好

点击:556


蔡笑晚,1941年生,浙江瑞安人,家庭教育专家。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精心培养子女走读书成才之路,被誉为人才“魔术师”。其6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硕士,个个功成名就:长子蔡天文是美国宾州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次子蔡天武是美国某金融公司副主席;三子蔡天师美国圣约翰大学毕业,现在国内发展;四子蔡天润是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博士,现在上海筹建私立医院;五子蔡天君现在浙江建设银行工作;小女蔡天西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蔡笑晚在孩子三岁以前实施的教育手段主要依靠数字,这与很多人主张的语言教育有所不同。

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一”,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八个多月时,老大蔡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一至五,一岁多就能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中文数字和大写数字。

“一般的家长只从1教到10,但我一直教他们念到千位数,让他们对大数字也很熟悉。等到他们会写的时候再教加减乘除法,因为有了大数字的基础,多位数的运算就便利一些了。一年级学生最多就是进行两位数的运算,但我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会算四位数的加法了。”蔡笑晚对记者说。

曾经有从事教育的朋友反对蔡笑晚的数学训练方法,并向他介绍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教育要与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相一致,不能超前,也不要错过最佳教育时间。但蔡笑晚坚持自己对“最佳教育时间”的判断。孩子们两岁半后,他开始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训练,不久就惊奇地发现,即使在幼儿阶段,孩子也具备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且教得越( )学得越快,根本不存在卢梭认为的“理性”睡眠问题。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