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伊里士的故事之创造爱心—为何发明缝纫机要冒被打风险

点击:778


伊里士·豪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他小时候因为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使脚落下毛病,成了残疾人。尽管如此,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他还是到一家服装厂工作。

在服装厂,伊里士干活时很会动脑筋,经他缝制的衣服特别有样子。伊里士还有一副热心肠,大伙儿有什么技术问题找他,他总是耐心地帮助解决;看到别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也总是尽量提供帮助。因此,伊里士在厂里深受大家喜爱。后来,厂里一位漂亮姑娘,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两个人结为伉俪。婚后,夫妇俩恩恩爱爱,相敬如宾,除了白天在厂里干活外,晚上还帮别人缝衣服,以补充家里生活费用的不足。

一天深夜,伊里士看到妻子仍疲惫地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愧对妻子。“要是有一种机器,能替她缝衣服就好了。”那天晚上,他失眠了,脑海中老想着发明一种“会做衣服的机器”。

第二天,经人介绍,伊里士不顾自己的残疾和妻子的阻劝,经过10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一个机械专家亨特家里,向亨特请教如何制作缝纫机。亨特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但却不同意把自己的缝纫机设计方案告诉伊里士。看到伊里土满脸困惑的样子,亨特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1834年,我经过刻苦钻研,发明了一台新式缝纫机。它是利用弯针穿过布料和下面的线连挂起来形成针脚的。我很高兴,决定马上去申请专利。可我的妻子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只见她望着那台缝纫机发呆,声调低沉地说道:“你能申请专利,我当然很高兴。不过,你想过吗?如果这种缝纫机上市,很多靠手工赚钱的人就没饭吃了!”她还说道:“听说4年前,有一位名叫泰勒米·蒂莫尼埃的人发明了一种缝纫机,那些缝制衣服的工人失业了,联合起来冲到蒂莫尼埃的厂里,把机器全砸坏,还将蒂莫尼埃毒打一顿。最后,蒂莫尼埃逃到美国,一病不起。我担心你重蹈覆辙。”听了妻子的话,我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点干劲都没有了。同时,也发誓永远不把制造缝纫机的技术传授给别人。

伊里士听了这个故事,心里非常难过。他不想为难亨特,默默地离开了亨特的家。一路上,就做不做缝纫机的问题,伊里士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伊里士做出了制造缝纫机的决定——他实在不忍心看着 没日没夜地缝制衣服受累。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