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三国时期魏国机械大师,有“天下之名巧”美誉。
三国时期的马钧不但在机械上的发明是多方面的,在军用武器制造上也卓有成就。
一次,蜀魏交兵,诸葛亮又是大开城门,曾有“空城计”教训的魏将见后哈哈大笑:“这又是诸葛亮的诡(guǐ)计!”遂(suì)命令众士兵冲锋攻城,活捉诸葛亮。
可当魏兵呐喊着向城门冲去的时候,忽听一声梆子响,城门内飞箭如雨密集射出,魏军士兵中箭纷纷倒地,一下中箭死伤上千人。魏将慌忙下令鸣金收兵。不料,城内蜀军乘机冲出追杀,魏军争相逃命,死伤不计其数。
事后,魏君才知道这是诸葛亮发明的新武器——连弩(nǔ),是能连续发射的机械弓,一次可以放十支箭,且能瞄准、发射速度快,叫人胆寒。魏国的将军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捡到一副,立即派人送到京都,请马钧看,要求能照样多造一些。
马钧经过观察与实验后说:“巧则巧矣,( )能尽善。”后来,经过马钧的改进,连弩一次能放50支箭,提高了效率4倍,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