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杜志刚的故事之创造活动责任—为何眼里没有完美的东西

点击:568


杜志刚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一个贫苦的乡村,从小,“成为第二个爱迪生”的梦想就伴随着他。

也许是广阔的自然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也许他生来就具有发明的天分,从懂事开始,杜志刚就每天都在琢磨一些新东西,今天改改农具,明天做个捕鼠器,每一个小发明都给家人和乡亲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有人戏称:杜志刚眼睛与常人不同,他看到的事物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构造、连接;在他眼里也没有堪称完美的东西,一切都是等待改进的半成品。的确,杜志刚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他的思维很少会受到惯性的影响,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上,他却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总能马上找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轻而易举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看到母亲染发经常染到手上,他就做出了边梳理边染发的木梳;寝室里同学晾衣服,晾衣绳很快被坠弯,衣服最后总是挤在一起,很难晾干,他就发明了防滑晾衣架;雪地里走路容易滑倒,他就在普通鞋子的后跟里装上有小钉升降的机关,发明了防滑鞋……

杜志刚上初中时,乡中学离家17里地,中间还要翻一座大山。一天,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蹬着自行车,杜志刚又开始琢磨开了。“怎样才能让车子骑起来更省力呢?”他对在乡文化站工作的姑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第一次得到了支持。用物理课上学到的杠杆原理等知识,他在演算本上设计出了一辆变速车。

怀着自豪的心情,杜志刚拿着这个设计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可一个见过世面”的同学说:“你这个想法是好,可我在城里见过这种车,已经发明了。”“起码我的想法 看人家学来的。”杜志刚依然很自豪。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