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原名马和,小名三宝,明成祖钦封为“三保太监”。
郑和七次下西洋,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船队,并率数万将士,名义上是经商贸易,实质是寻找失踪的小皇帝建文帝。
在长年的航海过程中,许多将士因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和思乡之苦,精神萎迷不振,甚至积郁成疾。郑和看了非常着急,担心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认为必须要制作一种新的娱乐工具,给将士们解除烦闷,这种娱乐工具既要制作简便,又要让广大士兵都能学会,最好能容纳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参与。经过冥思苦想,郑和终于想到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做成一块块,刻上文字图案,再制定游戏规则,放在吃饭的方桌上能供四人同时娱乐。
在文字图案的确定上,为了迎合将士们的心理和航海的实际,郑和同样动了一番脑筋。比如:红“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由于中国的帝王一向偏爱红色基调,故特意将“中”字设置成红色;船队在海上航行,将士们整天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沧海,故竹牌中设置了“白皮”;郑和当年航海使用的是帆船,最关心的是风向,故竹牌刻置了“东”、“南”、“西”、“北”风。
因为航海的目的名义上是经商,故竹牌刻上“发”字,以迎合大家的发财心理,发多少财?“一万”、“二万”、“三万”…“九万”;又由于航海中受食品来源制作条件的限制,将士们的日常主食是烙制的大饼,吃多少饼?“一饼”、“二饼”、“三饼”…“九饼”。遇到风平浪静时,将士们也常捕鱼来改善伙食,捕多少条鱼?“一条”、“二条”、“三条”……“九条”。
郑和发明的这种新式竹牌娱乐工具,不像“围棋”、“象棋”那样深奥难学,普通士兵一学就会,很快就在将士中推广开来。将士们萎迷不振的状况也随之一扫而光,郑和也为终于找到了排遣将士们郁闷和思乡烦恼的途径而开心。一些将士们向郑和反映:这种竹牌太好玩了,大家都非常喜爱,将士们一玩起来就如痴如醉、乐不思乡、废寝忘食,请主帅另赐一个名字吧?于是,郑和给这种娱乐工具起名为“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