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克兰,比利时化学家,“电木”的发明者。
1909年,在美国工作的培克兰博士正在研究一种新树脂。
培克兰居住在一个老鼠活动十分猖獗(chāng jué)的地区,夜深人静,该死的老鼠进入他的实验室,东奔西窜,横冲直撞,不但把试管、烧杯撞翻摔毁,还把一些宝贵的化学药剂撞翻流洒在地,把书籍和实验笔记啃坏。
培克兰博士又气又恨,于是从朋友家里要来一只猫,想用它来吓跑老鼠。岂料这只猫懒得出奇,它吃饱喝足之后就睡大觉。即使一觉醒来,它也不过是伸伸懒腰,在实验室里闲逛,一大群老鼠在它身边窜来窜去,它连理都不理。
为了对付老鼠,培克兰只好买来一只捕鼠夹放在老鼠活动最频繁的药架上,并用一块奶酪(lào)作为诱饵。然而第二天清早,塔克兰推门一看,大失所望:药架上的药品再一次被老鼠搅得一团糟,而鼠夹静静地躺在书架上,那块奶酪则原封不动地待在鼠夹子里。培克兰苦笑着摇摇头,只得像往常那样,用抹布把泼洒在药架上的药品擦干净,把打翻的药瓶扶起来。
忽然,塔克兰发现鼠夹上的那块奶酪有些不对劲。原来,一瓶蚁醛(quán)被老鼠撞翻后,全部泼洒在鼠夹上和奶酪上,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培克兰把奶酪从鼠夹上取下后,发觉它已经变得像木头一样硬,不管如何用力掰(bāi)不动——又臭又硬,怪不得老鼠不吃呢!
培克兰马上被这奇异的变化所吸引,兴奋异常——科学家都是怎样,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拿着奶酪走到实验台前,操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很显然,奶酪在蚁醛的作用下已经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接下来,培克兰用一些更大的奶酪与蚁醛进行混合,制造出一些更大的“新物质”。他惊喜地发现这种新物质不仅质地坚硬,表面光洁,而且具有防酸防腐的作用,尤其可贵的是,它( )导电,是用来制作电气绝缘材料的最佳选择。这种物质,就是现在所说的“电木”,是塑料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