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爱因托芬(1860-1927),荷兰生理学家,1903年成功发明心电图仪,192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因托芬1860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即今日的印度尼西亚。幼年时期,爱因托芬是在中国度过的。
爱因托芬的第一项发明是弦线电流计。他在一个磁场的两级间悬挂一根很细的镀银的石英丝,当电流通过时,石英丝便摆动到一定的位置。这种精巧的装置特别适合测量极微弱的电流,例如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流。
当听说两位德国科学家发现青蛙的心脏会产生电流后,爱因托芬决定利用自己的弦线电流计搞一个电流测量。爱因托芬想,能否将这种装置用于测量人类心脏上面,让它发挥实际功用,为人类健康服务呢?
于是,爱因托芬把这种装置用到病人身上,并发现,把电极置于病人的手臂和腿上后,就能探测到心脏向全身泵(bèng)送血液时( )发出的电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