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高锟的故事之创造批评抗挫学习光纤—伟大发现常常藏在哪儿

点击:777


高锟,高锟(1933-2018),生于中国上海,英籍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之父”,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注:惊闻高坤老师于前天(9月23日)去世,于是把以前上传的一篇文章扒出来,悼念高锟老师。

现在当家都在用光纤(xiān)技术上宽带,可大家知道是谁发明了光纤通讯吗?

1841年开始,有科学家尝试利用玻璃棒甚至是水柱,制造传输光的管道。

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一条条传导着光线的水流组成一道缤纷的瀑布,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其后,又出现了玻璃光纤。然而,直到上世纪60年代,玻璃光纤的实际价值也仅限于医疗等有限领域(比如胃镜导管)。

科学家曾经考虑过将玻璃光纤作为通信信号的传输载体——因为制备玻璃光纤的材料几乎就源于砂石,那远比铜廉价,但几经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光在玻璃光纤中传输会剧烈衰减1公里之后就会衰减到100亿分之一。打个比方,如果经过一条1公里长的输水管,“水立方”满满一池的水将只剩下一滴。基于如此高的损耗主流科学家都认为,光纤虽然可用在短短的胃镜导管上,但用于长距离通信根本不可能

不过,刚过而立之年的高锟却认为,伟大的发现往往就蕴藏于对于“不可能”的否定于是,高锟带领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团队,选择了光纤通信研究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围绕如何降低光在光纤中的剧烈衰减,高锟做了大量研究而后,高锟证明玻璃中的离子杂质对光的衰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发现了最适合长距离传输的光的波长或者说颜色。他预言,只要每公里的光衰减量小于20分贝,也就是只要保留1%,就可以用于通信。

不过,当时人们还无法制造出可以达到高锟要求的那种 玻璃”。为此,这位物理学家不得不担当起一个“布道者”的角色。他四处拜访玻璃工厂,宣扬他的理论,激励大家一起开发。

欢迎赐稿亲子故事或教育故事,欢迎免费注册家庭山故事网,家庭教育故事猜猜看开心辞典,分分钟充电孩子一生。详情点击此处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