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印度人就学会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染料。但由于从大自然中提取染料耗时费力,而且数量有限,人们渐渐地转向从化学物质中提取染料。
到了19世纪,欧洲的许多工厂都掌握了从苯中提取蓝色染料的技术。不过,这种方法同样存在一大弊(bì)病:费时太多。因此,许多工厂和研究人员都在积极寻找缩短加热时间的新方法。
一天,一家染料工厂的工人,在测量染料锅里的温度时,手里的温度计不小心碰到锅边破碎了,温度计里的水银流进了锅里。考虑到水银不会对染料造成太大影响,且倒掉一锅染料太可惜,技师在批评了工人几句后,让他继续留心看管。
所谓破旧迎新。本以为这是件坏事,谁曾想,水银竟然对染料产生了巨大影响:原来需要两( )的加热制取染料工作,现在却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技师喜出望外,急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性的研究工作,弄清了水银的准确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