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谢弗尔,美国科学家,人工降雨发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谢弗尔作为助手,随同名科学家兰米尔博士来到大雪纷飞的新罕布什尔山区做实验,研究解决飞机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机翼出现结冰现象的问题。
在那里,谢弗尔惊奇地发现,周围云层的温度虽然经常低于冰点,但云中的水分却不结冰,也未形成雨或雪。于是,就问兰米尔博士个中原因。
兰米尔博士告诉他,到现在为止,人类还不明白雨雪形成的真正原因。不过,最近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滴是凝聚在灰尘或其他物质的细小颗粒周围的,没有这细小的内核,水滴就无法形成。只是,这个观点还没有得到定论。
二战结束后,谢弗尔决心把雨雪形成的原因弄清,以便人工造雨。他用一部能够制造类似云中冷湿气体的机器进行了实验,并且往里面投入各种诸如粉尘、泥土、盐、糖之类的物质,期望能看见水滴的形成。然而,凡是能想到的材料都试过了,而实验的结果总让人失望。
一个炎热的夏日,谢弗尔冒着酷暑继续在制冷器中做试验。午饭时间到了,谢弗尔由于一时疏忽,敞着制冷器的盖子就离开了。结果,当谢弗尔回到制冷器前,才发现由于受周围热空气的影响,制冷器的温度上升了。为了降低温度,谢弗尔向制冷器内投入了一些干冰。就在投入干冰的时候,谢弗尔因为张着嘴,呼出的气都进入到了制冷器中。结果,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在哈气中,出现一些细小的碎片在闪烁发亮。谢弗尔立刻明白了:这正是他望眼欲穿的冰的晶体!
接着,谢弗尔不停地向制冷器内哈气,并且投入大量的干冰,但见冰的晶体陆续变成了小小的雪花飘荡起来。“我制成人造雪花了!”谢弗尔激动地告诉兰米尔博士。“既然在实验室可以制雪花,我们不妨到空中试试。”兰米尔博士说道。
1946年11月的一天,天上飘着云彩,户外天气很冷。谢弗尔驾着一架飞机,在云层( )方撒下大量的干冰。留在地面观察的兰米尔,抬头密切地注视着天空。忽然,他看见无数的雪花飘飘洒洒地从天而降。这些雪花落在他的脸上化成了水滴。就这样,谢弗尔发明了干冰人工造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