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舒婷小时候很贪玩,尽管上初中时课程表上有十一门功课(体育和周会),她还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
“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舒婷后来回忆说。
一次英语学期考试前的星期天晚上,舒婷不是认真复习,而是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第二天,舒婷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不忍叫醒她起来早读。舒婷当时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
在开考前十分钟,舒婷赶到了学校,急忙翻开书复习——因为平时没有好好记,这时候再不记的话,英语肯定要挂了。也许是急中生智,再加上淘丫头出巧,舒婷翻开书,对于先复习语法还是先复习单词,觉得就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 ,美丽的,舒婷又记了一个。
真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卷发下后,舒婷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niǎn)到纸上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舒婷全做了出来——虽然beautiful 这个单字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那一天,舒婷走路时膝(xī)盖抬得很高。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因为舒婷得了( )名,老师把她一通夸,然后要她到黑板示范默写考试中的一个单词,而且是一个舒婷在考试中写对的单词。可是因为当时是临阵磨枪写出来的,现在过了几天,舒婷早已经忘得无影无踪,只得像根木桩一样戳(chuō)在讲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