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徐祎的故事之观察思维创造—防断丝锥是怎样诞生的

点击:603


yī),临海市巾山小学六年级学生,目前已拥有9项小发明,其中防断丝锥、防滑铁膨胀螺丝等4项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徐祎平时爱看科技报,都是爸爸订的。报纸上经常刊登一些千奇百怪的发明,徐祎十分好奇,有时候就模仿着做一些儿小玩意儿玩玩。

2004年秋季,徐祎所在的班级开了科技课。教他们的科技老师是临海市发明协会青少年科技辅导中心主任卢老师。

一天,徐祎跟卢老师到一家生产收割机的工厂参观,发现螺丝锥zhuī )在铁板上打螺帽时,锥头很容易断掉。“在企业,断锥头的事情很常见。如果一个机械模具要打螺帽,却因为一个锥头嵌在里面报废了,就太可惜了,对企业是一个损失。”工人叔叔无奈地说。

徐祎对此事念念不忘,就把这事跟卢老师说了。“你平时爱琢磨,现在是你动脑筋的时候了。”卢老师鼓励他说。

可是,锥头嵌在铁板里面,怎么才能取出来呢?徐祎试过老虎钳qián,但由于锥头正好从与铁板表面接触的地方断掉,露在铁板外面的部分很少,老虎钳夹不住,使不上劲;如果用化学物,则铁板也会起反应而报废。徐祎想破了脑袋还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好在卢老师的安慰下,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等待灵感的出现。

后来有一次,卢老师上课的时候说:“发明创造最需要勇气,因为它要打破传统的习惯思维,另辟蹊xī)径,才可能有所创新。”徐祎听了就想:我想到的取出螺丝锥头的办法,都是别人想到过的,如果这么容易解决,别人老早解决了。但是走出死胡同,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的。于是徐祎对螺丝锥断的原因重新做了分析:老虎钳为什么用不上呢?因为锥头断得太“巧”了,正好断在嵌qiàn)入铁板里的那一段。那么,如果断在外面,比如说露出铁板几厘米,锥头不就可以取出来了吗?徐祎把解决问题的方向由解决问题的工具即老虎钳,转向问题本身即螺丝锥头的改良上面。

在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后,徐祎知道了为什么锥头每次断的地方都是与铁板相嵌处:因为与锥柄相比,锥头细长,有齿缝空隙,韧性和抗断能力自然比锥柄差了。“如果把锥柄设计成比锥头的韧性和抗断能力( )不就行了?对!”徐祎想。而后,在卢老师的指导下,徐祎测算了锥头的韧性和抗断能力,并在锥柄末尾上“削”一个凹槽,使这个位置的韧性和抗断能力稍 于锥头。样品设计好后,经过多次试验,很成功。徐祎还给这种螺丝锥取名叫“防断丝锥”。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