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其发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现在仍被应用。
19世纪,鸡霍乱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法国农业的一个大问题。巴斯德是1880年初开始鸡霍乱病的研究工作的。
当时,巴斯德从预防炭疽(jū)病的经验中提取了一些想法,做出了这样的设计:先用母鸡汤在烧杯中培养鸡霍乱菌,再用培养液注入鸡体,使鸡得上鸡霍乱病,然后用病鸡体内的霍乱菌再次培养,将第二次培养的霍乱菌注入又一批鸡的体内,如此反复试验下去,一代又一代地培养、观察。巴斯德想通过这种办法使培养液的毒性逐渐减弱后,再注入鸡体内,以产生免疫力而达到治疗目的。然而,当巴斯德的助手严格按此方案周而复始地进行实验时,却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鸡们一批批被注射死,根本没有获得免疫力。巴斯德陷入了长久的困惑中。
有一天,巴斯德见实验室堆放的实验瓶子到处都是,快成废品店了,就要助手们搞一次大处理。处理中,他们发现一只被大家遗忘的烧瓶,因为没有来得及实验,里面装的培养液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巴斯德举起烧瓶道:“这太可惜了。”正当巴斯德准备把这瓶培养液当做废品处理掉时,突然又想到,里面的霍乱菌说不定还活着,不妨试一试,便让助手鲁沃去把这瓶培养液拿去给鸡做注射试验。鲁沃于是给三只鸡做了注射。
被注射的三只鸡在两个小时后,精神开始萎靡(wěi mǐ)不振,随后又出现发呆、停止觅食的状态。看到这些现象,巴斯德和助手们满以为这三只鸡也会难免一死。可第二天早晨,巴斯德发现那三只鸡竟安然无恙(yàng)地在吃食,而其它患霍乱的鸡却都倒地而亡。“奇怪,怎么昨天注射的鸡没死?”巴斯德和助手们都大感意外。
到了第三天,这三只鸡依然生气勃勃,“鹤立”于其它死鸡群中。“这三只鸡为什么没有被其他鸡感染霍乱而死呢?”助手们疑惑不解。反应敏锐的巴斯德很快从中找到了答案,兴奋得地说:“你们看,病原菌在烧瓶中存放越( ),它的毒性就越小。用这种病菌接种后,鸡就不会死,就会在鸡体内产生免疫力,从而不再受外来鸡霍乱病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