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中国高温合金材料奠基人,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最高奖的两位得主之一。
1964年,中国的新型战斗机设计出来了,就差发动机用的耐高温高压涡(wō)轮叶片。
一天晚上八九点钟,航空材料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找到师昌绪家里,问他能不能牵头搞空心叶片。
师昌绪当时是中科院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曾带领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开发出代替镍基合金GH33的铁基高温合金GH135,用这种新材料制作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涡轮盘,装备了大量飞机。但在当时,只有美国能研制这种空心叶片。
“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我当时就想,美国人做出来了,我们怎么做不出来?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要肯做,就( )能做出来。”师昌绪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