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
18世纪,人们还不能正确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多数人认为雷电是“上帝之火”,是神圣不可侵犯之物。
当时富兰克林认为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却遭到了嘲笑。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一个垂有一条铁丝、附有一根金属杆的风筝走出家门,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当把风筝放到天上后,富兰克林手握风筝引线的一端,等着电闪雷鸣的到来。
忽然,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引线旁的铁丝,立即掠过一丝剧烈的麻木感。富兰克林抑(yì)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
随后,富兰克林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
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并非圣物。
后来,富兰克林据此发明了高大建筑物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 )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拴(shuān)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