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研究莎士比亚权威,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最高纪录创造者。
梁实秋十八九岁的时候,有一个叫徐锦澄(chéng)的国文老师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徐老师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最擅长用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
梁实秋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但是徐先生郑重地给他解释了一番:“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rǒng)长、懈(xiè)啦光唧(稀松、不紧凑的意思)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梁实秋仔细一揣摩(chuǎi mó),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náng zhǒng)的地方全削(xiāo)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xuē)之间,梁实秋见出徐老师的工夫。
徐老师还告诉梁实秋,文章的起笔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人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又告诉他,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 ),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