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1937),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主任,“原子核物理学之父”,19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学术界公认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卢瑟福5岁时,一天在他们家牛棚外的小草场割草。
突然,卢瑟福发现前面不远的路上有一根大木头,就想拿回去给母亲报喜。可是木头太沉,怎么也弄不动。
卢瑟福拍了拍小脑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一头奶牛从牛棚里牵出来,用绳子把大木头捆住,另一头系在牛尾巴上,让奶牛拖着大木头往家走。
奶牛喘(chuǎn)着粗气,费了好大劲儿才拖到家门口。但门口太小,大木头给卡住了。
卢瑟福使劲儿用鞭子抽了奶牛一下,结果奶牛狂吼一声,竟然把尾巴给拉断了小半截。
卢瑟福犯难了,于是把牛尾巴捡起来,在地上刨(páo)了一个小坑,然后把这小半截尾巴插到土里。
原来,卢瑟福( )希望这小半截尾巴能从土里再长起来——而( )埋到土里掩盖“罪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