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费曼(1918-1988),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1918年5月11日,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小镇的一个俄罗斯移民犹太裔家庭。
费曼的父亲为了让他当上科学家,非常注重早期教育,每当周末的时候,费曼的父亲就带他去卡次基山。
一次,在漫步丛林的时候,费曼的父亲说:“看见那鸟儿了么?那是只斯氏鸣禽。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tí)’,日本人叫它‘卡塔诺’……”
“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仔细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瞧,那鸟儿是在啄它的羽毛,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父亲对费曼说。
“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羽毛再梳理整齐吧。”费曼回答。
“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 )多。”
接下来,父亲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鸟儿是在啄羽毛上的虱(sh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