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tuó),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外科鼻祖,麻沸散、五禽戏发明人,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一开始给人做手术时,由于当时还没有麻醉药,病人在做手术的过程中很是痛苦,华佗于是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有一次,华佗到安徽亳(bó)州一带行医,碰见一个患奇怪病症的人:病者瞪着眼,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手攥(zuàn)拳,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华佗上前看看他的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
经询,华佗得知这个病者的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因为当天误吃了几朵臭蒲(pú)茄(qié )花(臭麻子花,又叫洋金花,也叫曼佗罗)才得了这种病的。
在摸清了得病原因后,华佗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
临走时,华佗带走了一捆连花带果的臭蒲茄。华佗把臭蒲茄花放在嘴里尝了尝后,感到头晕目眩(xuàn),满嘴发麻。一直苦于找不到麻醉药物的华佗突发奇想:既然臭蒲茄能使人麻木,那么何不把它的这个“害处”转化为好处,用在手术当中让病人减轻痛苦呢?
从那天起,华佗便开始对臭蒲茄进行试验。
华佗通过尝试,发现臭蒲茄果实的麻醉效力比臭蒲茄叶和花都好。而后,华佗又到处走访,收集了一些具有令人发( )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炮(páo)制,终于把“麻沸散”试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