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光南(1940-1990),人民音乐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音乐家的杰出代表,“时代歌手”。
	
	
		施光南自幼就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禀(bǐng)赋,爱听、爱唱,常常自己编唱一些曲调。
	
	
		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教小学生唱法国民歌《三只老虎》:
	
	
		三只老虎,三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脑袋,真奇怪,真奇怪。
	
	
		施光南听了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师:“不是有三只老虎吗?还有一只哪儿去了?”
	
	
		老师没有回答,带着同学继续唱。不过,据说经施光南这么一问,后来《三只老虎》就改成了《二只老虎》。
	
	
		然而,施光南没有改题目,而是感觉歌词有问题,于是干脆自己改了词,放大嗓门唱着:
	
	
		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饭,要吃饭。
	
	
		吃饭没有小菜,吃饭没有小菜,鸡蛋汤,鸡蛋汤。
	
	
		全班同学一下子就被逗得哈哈大笑。老师对他的聪明淘气也感到很有意思。
	
	
		二年级时,重庆市举办小学生歌咏比赛。老师便推荐当时只有5岁的施光南代表学校参加,并为他选了几首歌。可施光南却非要唱自己编的歌不可,老师没有勉强他。
	
	
		于是,施光南就( )了首《春天到了》参加了比赛。
	
	
		比赛那天,随着风琴声起,施光南纯真的童音飘飞在现场:
	
	
		花儿开,花儿好,花儿美丽呀。
	
	
		春天到了,黄莺在树上叫。
	
	
		桃花开,小鸟飞飞。
	
	
		它们快活,我也快活,我们大家都快活!
	
	
		唱罢,现场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