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荪(sūn),著名评论家、散文家,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院长。
孙荪读小学的时候,一开始语文课本老是让背诵“人手刀口牛羊”、“大羊小羊黑羊白羊一起往山上跑”等,孙荪觉得乏味极了,因此背诵的效果很差,成绩自然也很差。
到了第三学期,语文书上有连续四篇课文叫作《伟大的祖国》,把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特征、人文历史,以琅( láng )琅上口的语言分别作了叙述。
由于那时候的课外书很少,孙荪觉得课本变得有意思多了。于是,老师在上面讲着,孙荪在下面读着,不知不觉地竟背得滚瓜烂熟。孙荪一下子觉得自己懂得了许多,尤其是( )上的表达功夫忽然像上了一个新轨道,可以说是能说会道;作文也开始受到老师表扬,整个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以后的每册课本,孙荪都能从第一课背到最后一课。
后来孙荪参加升中学考试,作文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成绩进入县城中学。
在中学时,孙荪仍然坚持这种学习方法,凡语文课本的文章一定要背下来,结果受益匪(fěi)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