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家庭山,即老马,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中学一级教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儿童阅读师资级指导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猜猜看网站“家庭山故事网”站长,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家庭山”(ID:jtshancom),微信公众号“家庭山亲子故事”(ID:jtshan888)。
广而告君:本文和视频版同时上线,看视频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家庭山亲子故事(ID:jtshan888),听《老马说书》论家庭教育,看《家庭山父与子新编》视频玩出能力。
海市蜃楼大家都比较了解。它是光的折射现象,一般指的是在天空中出现的楼市景象。由于看了《加油!向未来》,里面撒贝宁出了一道有关海市蜃楼的题目,尧尧对这个感了兴趣。于是,爸爸就给尧尧出示了几张图片,通过提问讲解让尧尧对海市蜃楼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用做小实验的方法,让尧尧观看了光的折射现象,继而对海市蜃楼出现的原理有了进一步理解。
那么,爸爸都出示了哪些图片,让尧尧了解了哪些有关海市蜃楼的知识,又做了什么样的实验解释折射现象,让尧尧对海市蜃楼的原理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一、认字辨图,直观了解获新知
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尽量用启发提问而不是单方面灌输填鸭的方式,引导孩子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猜出新知识。
比如,爸爸给出示了海市蜃楼四个字后,就让尧尧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什么叫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怎么来的,“蜃”又是什么东西,是动物还是植物等等。继而,爸爸又出示了几幅图片,让尧尧直观地了解海市蜃楼不是只出现在海上,而且在其他地方真有同样的楼,并非什么龙吐出来或神仙造的。此外,海市蜃楼也不只是光的折射现象,它是有光的反射现象做基础的。
同时,还让尧尧判断哪幅是海上的蜃楼,哪幅是沙漠上的蜃楼,等等。这些也都是观察思维判断能力的训练。
二、实验操作,点拨启发提能力
在通过图片理解了海市蜃楼的知识以后,爸爸引导尧尧自己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小实验。这里面,用什么工具,怎么操作,都是尧尧自己完成的,爸爸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为的就是锻炼尧尧的动手动脑能力。
比如,筷子折断一次好办,那怎么样让筷子折断二三次,出现“一波三折”的现象呢?这里面就需要一步步由浅深入地引导。其间,在尧尧做出来让筷子折断一次的现象后,爸爸让尧尧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折射现象。继而由空气和水的密度不一样才产生折射,来得出海市蜃楼的出现跟天空中的空气分出不同层次(密度)才产生折射现象的道理。
接下来,在尧尧做折断二次三次现场的时候,爸爸启发尧尧怎么样让水分出不同的层次来,就能让筷子折断多次。尧尧马上想到了以前做鸡蛋浮在盐水和糖水的实验,便找来了糖和盐,并在分辨出糖和盐后,自己动手搅拌成了均匀的糖水和盐水。然而,由于三种水的密度比重不一样,要让它们分成上中下三层,该是谁在最上面,谁在中间,谁在最下面,才不至于搅和到一块呢?确定了上中下位置后,又怎么把三种水层次分明地倒在一个杯子里呢?这都是需要尧尧解决的难题。好在,最后在爸爸的启发下,理论方法都掌握了。
三、知易行难,细心耐心又创新
理论方法掌握后,尧尧开始尝试把糖水倒在盐水上,然后又把清水倒在糖水上面。可是,虽然尧尧做的很细心,但由于三种水密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结果在倒进一个杯子里的时候,糖水、盐水和清水还是渗透到一起,一波三折的折射现象没有实现。不过,爸爸也告诉尧尧,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折射的理论懂了。继而,爸爸又给尧尧讲解,为什么有风的时候,( )看见海市蜃楼。同时,爸爸趁机用爱迪生发明灯丝和诺贝尔发明炸药,告诉尧尧,做科学家的不容易,是要付出努力和牺牲的。这样一来,失败也成了教材。
最难得的是,不甘心的爸爸还是想到一个容易的办法,尧尧也在爸爸启发下,想到了用食用油代替糖水和盐水。因为油和水的比重区别明显,结果把油倒到水面上后,筷子一波二折的现象终于出现的。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