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1984年出生于沈阳,8岁上中学,15岁考上大连理工大学,19岁到英国读书获硕士学位。
作者简介:张鹤立,张玄母亲,家庭教育专家,郑州市鹤立教育集团董事长,因把普通孩子变成神童而享誉海内外。
现在的中小学生,往往苦于作文无话可说,坐在那里咬笔头,写出来之后,不是矫揉(jiǎo róu)造作就是假惺惺(xīng)或雷同。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而又将作文与生活脱节的缘故,不知作文就是生活的极为自然的流露——我们每天都在生活,都在讲话,都在和人交往,都在经历,这些不都是作文的内容吗?
我认为最初的作文,就是能把所经历的或想到的内容大致记述下来就行,而不必要先讲作文的方法、规则、要求之类。这好比一个人学走路,只有能走了,才可以研究如何走才符合标准的问题,否则规矩太多,怕孩子连走路的勇气都没有了。记得我在中学时代,偶尔听人讲歌词的写作,要适合歌唱才行,选择的字要响亮、口形要大等等,搞得我再也没有写歌词的勇气了。所以,作文之初,仅仅是写个梗概就不错了。我鼓励他们怎样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写不好不要紧,有时写不上来,我还可以帮上一把。
张玄和小哥哥的表达能力提到议事日程上以后,我鼓励他们都动笔写童话。那时,张玄四岁,小哥哥五岁。最初非常吃力,话不知该怎么说,有些口语可以使用的,变成书面语就不行了。我就采取态度上要求A、质量上要求B的原则。态度上要求A,就是尽管孩子们有畏难情绪,但是不允许他们退下来;质量上要求B,就是对他们写的东西不挑剔(tī),而且给以充分的肯定。
我记得最开始,他们写的童话往往内容很简单,也就几十个字:“有一只小鸡从家里走出来了,在路上走着走着,碰上了一只狐狸,狐狸把它捉住吃掉了。”
后来,他们的思维渐渐打开,笔也渐渐顺了,能写百字左右童话了。记得张玄有一篇童话是这样写的:“有个公主,她的弟弟被狼吃了,她去找狼报仇。她走了,好长时间也没回来,国王和王后都因想她而死了。公主回来一看,非常伤心,也死去了,人们把他们埋在坟里。过了好长时间,有只母兔要生小兔,打洞时把它们挖了出来。他们让太阳一晒,化成了灰。有个人把这些灰拿回家,要搞化学实验,他用这些灰又做成了小人,放在窗台上晾(liàng),他们又活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