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丁肇中的故事之观察思维表达学习爱心开玩笑—为什么把“琢”读成“王”

点击:1190


丁肇中,1936生于美国密歇根,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美国实验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一位用中文发表演说的诺贝尔获奖者。


丁肇(zhào)中的父亲丁观海和母亲王隽(jùn)英都是大学教授,给儿子的学习任务一点也不轻松。好在丁肇中聪明好学,功课游刃有余,空下来不是画几幅静物写生,便是玩儿。

有一次,丁观海用一块玉石雕刻图章,丁肇中一旁看得出神了。

等雕刻完毕后,丁肇中惊呼道:“爸爸真聪明,还会刻图章,这字好漂亮啊!”

丁观海笑道:“跟你塑泥玩具一样,闹着玩呗。这是在焦作工学院跟一位同事学的,开头只会刻一个‘王’字,学了好几天,还是刻‘王’字。同事问我怎么只刻一个‘王’字,我说:‘我心里除了王,还该有啥呀?”

丁肇中悟性好,立刻叫道:“我懂了,因为妈妈姓 ‘王’!”

王隽英忙道:“瞧你没大没小,在孩子面前提这些,不怕脸红?”

丁观海却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开玩笑可以让孩子更聪明。接着,他又问丁肇中:“这图章上的6个字,你认识?”

丁肇中念道:“玉不‘王’,不成器。”

王隽英笑了:“秀才识字,念半边。第三个字是琢磨的‘琢’。”

丁肇中也学爸爸开玩笑说:“爸爸心中有‘王’,儿子心中 ‘王’,那就是妈妈您!”

“说得好甜,长大了早把爹妈遗忘在峨帽山边啰!”

“不!永远不会的!”

一阵欢笑后,丁观海便向儿子讲课,解释“玉不琢磨,不能成器;人不学习,不能成材”的道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