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家庭山,即老马,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原中学一级教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儿童阅读师资级指导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猜猜看网站“家庭山故事网”站长,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家庭山”(ID:jtshancom),微信公众号“家庭山亲子故事”(ID:jtshan888)。
广而告君:本文和视频版同时上线,看视频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家庭山亲子故事(ID:jtshan888),听《老马说书》论家庭教育,看《家庭山父与子新编》视频玩出能力。
家庭山非常重视陪孩子做一些小实验,因为玩科学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比如,这一次陪尧尧做玻璃杯放大头针的实验,不但对尧尧的智商是一个训练,而且对情商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就连家庭山自己,也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悟出了很多道理和启发。
一、实验之前猜一猜,兴趣智力嗨一嗨
猜一猜里面的学问最大,不但可以培养小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训练他的智力。比如,尧尧没有见过大头针,家庭山于是做实验前先让他说出大头针的名称,他自己猜了个名字“锥针”,后来在家庭山引导下,从包装盒子上找到了答案。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尧尧的观察能力。再比如,这次实验的重点是倒满水的玻璃杯,能放多少根大头针。所以,家庭山在做实验前,让尧尧先猜能放多少根。尧尧一开始猜能放三四根,结果放了三四根后,又猜能放几十根,而放了几十根后,又猜能放一百根。这个家庭山也不太相信,但结果真的放了一百根,水也没有溢出来。等到把一整盒二三百根都放进去后,父子俩都相信不能再放了。然而,又买了一盒放了五百多根后,也放进去了。那到底能放多少根呢?父子俩于是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小实验之旅,尧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实验首要是细心,严谨还要有耐心
在家庭山看来,做实验培养的最重要的好习惯,或者说能力,就是一个“细”字:观察要仔细,动手要小心,思维要缜密,考虑要周全。这些,不但对于小孩子,就连家庭山自己,也不容易做到。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确如此。就算一个简简单单倒水放针的小实验,也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尤其是这一次做实验像做针线活一样,需要细心谨慎,避免粗心。
比如,把玻璃杯倒满水,需要睁大眼睛观察水是否到杯子边沿了。然而一开始做实验,家庭山就看得不够细,水没有真正倒满,水面距离杯子边沿有不到一毫米的差距。而且,由于没有考虑到小桌子放得不平稳,玻璃杯有倾斜现象,就更说不上倒满了。而这些,都影响实验的科学严谨性。而尧尧在实验过程中,也由于动手不小心碰撞了玻璃杯,导致水流出来一些。一开始,家庭山不以为意,把水又添了一些。但后来才意识到,添加的水和流出来的水是不一样多的。还有,尧尧放大头针在最后关头的时候,由于是横着放大头针的,结果打破了水的张力,水一下子溢出来,显然这样对大头针是不公平的。也因此,实验不得不重头再来,结果竟然花了二个晚上,反反复复做了好几次。
当然,正所谓“难能可贵”。反反复复做实验,同时也尧尧也是个极大的耐力考验。因为一根根放大头针至成百上千根,而且需要一根根不偏不倚竖着放,到最后还需要“见缝插针”,是极其消耗体力的。
三、动手实践出真知,小小实验不小觑
除了感慨这次实验需要太多细心和耐心外,父子俩还收获了其他经验教训。
比如,怎么样就能很容易地知道水溢出来了,家庭山的办法是在玻璃杯下面放一张白纸,这样水一旦溢出来,就会把纸给洇湿了。再如,怎样就能保证玻璃杯足够倒满水了。家庭山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干脆倒水时故意让它溢出来,这样就保证真正倒满了。再比如,如何在不把玻璃杯里的水倒出来的前提下,把水里的大头针取出来,而水不溢出来。一开始,尧尧枪打露头鸟,把露出水面的大头针一根根挑出来,像玩的挑棍游戏一样。而后,家庭山启发他“君子善加于物”。一经启发,尧尧也想到了:用吸铁石。结果,“鲤鱼跳龙门”的景象出现了。再比如,大头针怎样就放得又快又稳,像做作业一样有快又准;数数时,怎样数得不费事儿,因为经常数到几百根,等等。此外,尧尧还通过打开大头针的包装盒子,认识到不同盒子打开盒子盖的方法不一样。当然,一开始由于思维定势影响,尧尧能轻松从侧面打开第一个盒子,但第二个盒子由于是从正面开盖的,却一直打不开。直到后来家庭山逼了一下,说一分钟打不开就不能玩手机了,尧尧才急中生智,打开了盒子。
当然,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如何判断一个玻璃杯到底能放多少根大头针。因为杯子大小不一样,小杯子可能放一二百根,而大杯子可能放成百上千根,所以从数量上无法衡量放入量。那怎么样衡量呢?父子俩先后总结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放入大头针所占杯子容量的比例,是三分之一,还是二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抑或是能百分百放满杯子。经过试验,装满水的玻璃杯子,能放入至少三分之二容积的大头针。第二种方法是,先在一个空杯子里放满大头针,比如放了X根。然后,把空杯子倒满水后,还能放入X根大头针,而水溢不出来呢?答案是( )的。
四、动手动脑又动口,互问互答必需有
做实验,不单单是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以训练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边做边问边答。
比如,当装了几百根大头针后,父子俩是大开眼界。这时候,家庭山问尧尧,为什么倒满水的玻璃杯子,竟然能放成百上千根大头针。尧尧的回答是因为大头针“轻”。这样表述是不准确的,家庭山于是纠正是“细”而非轻,因为非常细小,它破坏不了水表面的张力,就被水吞到肚子里了。
再如,第二天重新做实验之前,家庭山问尧尧为什么还要做一次。尧尧回答是因为不小心把水弄出来几次,再添水不科学严谨了。家庭山接着补充说,还跟小桌子不平稳有关。而为什么换成了小玻璃杯,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以小见大,也能基本达到实验目的。
又如,家庭山问尧尧,从水里面吸出来的大头针能不能再用,放回玻璃杯做实验。尧尧回答不能,因为是有磁力了。的确,有磁力了放的时候乱。不过答案还不完整,因为还源于上面有水了,影响实验的科学严谨性。
此外,在做实验之前,家庭山还就大头针的名称让尧尧猜猜看,因为尧尧以前没有见过大头针。一开始尧尧猜是“锥针”,后来在家庭山的启发下,通过看包装找到了答案。还有,因为涉及到数目的问题,这次实验还训练了尧尧的计算能力。
这些问答的经历,对他以后做事都是有益的经验。当然,最可喜的是,尧尧自己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头针叫“大”头针,不叫“小”头针。这就是家长提问的好处,可以培养孩子的好问精神,也就是好奇心。
五、科学实验多益处,可贵在于多感悟
做实验除了对智力开发,学到知识外,还有利于产生一些生活感悟。比如,让尧尧往杯子里倒水的时候,家庭山趁机给他灌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往水里放大头针的时候,要一根根放,这叫“循序渐进”;由于尧尧不小心横着放到水杯子里,水一下子溢出来,需要重头再来,这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能放进成百上千根大头针,是因为水表现的张力、牵引力,这也说明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更加说明“海纳百川”、“以柔克刚”,说明水虽然柔软,但生命力却很强,能包容万物。当然,最可贵的感悟是,做成一个科学实验真是太不容易了,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才行。这些,对尧尧情商的培养非常有益。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