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家庭山,即老马,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儿童阅读师资级指导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猜猜看网站“家庭山故事网”站长,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家庭山”(ID:jtshancom),微信公众号“家庭山亲子故事”。
说起赵照,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是当今最为活跃的独立音乐人之一,不但擅长写歌,也会唱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歌都很好听,比如他创作的《当你老了》(叶芝作词)在春晚上被莫文蔚唱遍了大江南北、大街小巷,他创作并演唱的《乡愁》(余光中作词)和《声律启蒙》(车万育作词)也是两度登上央视《经典永流传》的舞台。
然而,老马(家庭山)要说,赵照改编的《声律启蒙》好听却不好看,为什么呢?
好听,自然指的是歌曲的旋律优美,这是赵照的长项,因为他就是搞音乐的。但他改编的歌词却不甚合理恰当,有些地方不太适合对小孩子进行传唱和教育。下面,老马举几处,各位看官看看老马说得是不是在理。
比如,赵照改编的《声律启蒙》中有这样一句:沿对革,异对同,冀北对山东。其实,这一句车万育原本是这样写的:沿对革,异对同,白叟(sǒu)对黄童。也就是说,赵照把人家原作者的“白叟对黄童”给枪毙了,自作主张换成了“冀北对山东”。能不能这样改呢?如果你只听得好听,而不去想这个问题,自然越唱越高兴,越唱越陶醉,殊不知歌词才是一首歌的灵魂,如果不讲究歌词了,那么无异于自我陶醉、自欺欺人的“瞎唱”。
那么,这个句子怎么改得不当呢?只要我们把句子翻译解释一下就看出来了。首先,“沿对革”说的是沿袭对革新,“异对同”说的是不同对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对子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沿袭的结果是相同,革新的结果是不同。亦即车万育把“沿对革,异对同”放一块儿是有逻辑道理的,两者是不能分开的。那这两个对子和“白叟对黄童”有没有逻辑联系呢?自然也有:白叟是老人,通常代表的守旧;黄童是小孩,用来代表创新是最为自然不过的。这样看来,人家车万育的“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是在讲传统与革新的,而不是单单为了对对子好听的。而赵照似乎并没有看出来这一点,才将“冀北对辽东”这个单纯的毫无意义的地名照搬过来,是不是有点狗尾续貂(diāo)呢?
可能赵照又觉得“白叟对黄童”这个句子不用的话有点可惜,因为这里面有“黄童”,是小孩子,而经典传唱就是唱给小孩子的,所以他把这个句子用到了“颜巷陋,阮(ruǎn)途穷”后面。而显然,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所以,老马说赵照改编的词搭配不甚合理恰当,有些“乱套”。
此外,赵照作为音乐人,也许是过于擅长自由创作的缘故,融入自己的想法比较随意,改词有点浪漫得过了头。比如,“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这句子在车万育原词里面,是“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稍有点文学意识的人都可以感觉出来,眉目口心是五官,锦瑟瑶琴是乐器,两者都是大自然的尤物,且乐器是自然的发声工具,五官是人为的表意器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两者相映成趣,多美多妙啊!可赵照简直是给人家改得面目全非,什么“我对你”,是不是有点误导小孩子早恋的意思?什么“九夏对三冬”,这个似乎有点人情冷暖的意思,但用来表述“我你”“嘴心”关系上,是不是有点牵强呢?而且赵照用词欠雅——“口对心”多好,为什么偏要用“嘴”呢?这不禁让老马想到赵照在央视舞台上唱这首歌时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嬉皮笑脸的样子。
所以,作词也好,编词也罢,都要把握一点,就是要美,要确保音韵美、逻辑美和意蕴美。当然,因为是经典传唱,要面对少年儿童,还要有教育美在里面。
为此,老马把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大致看了一遍,按照“四美原则”,采撷(xié)其中几个对子,根据赵照的曲子,重新编排,填成了如下歌词,并和儿子一起唱了一遍,以供各位垂听。
歌名:声律启蒙
作词:车万育(清朝进士)
作曲:赵照(民谣歌手)
编词:家庭山
翻唱:家庭山+马尧尧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宽对猛,塞对通,佩剑对弯弓
仁对义,让对恭,面友对心朋
music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是对非,规对矩,天文对地理
无对有,实对虚,汉史对唐( )
来对往,密对稀,献瓜对投李
家对国,武对文,事父对忠君
眉对目,口对心,水浅对山深
☞点击此处听家庭山版《声律启蒙》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