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马歇尔(1951-),澳大利亚科学家,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1981年,澳大利亚消化科临床医生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合作,推断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kuì yáng)的病因。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巴里开始做实验:他把一支试管放进自己的喉咙,让它滑入胃中,蹭下几片胃黏膜来做检查,确认自己既J肠道感染,亦J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过一段时间等胃壁愈合后,他便吞下事先培养好的幽门螺旋杆菌——这就是西方版“神农尝百草”。
当然,巴里也做了其他的一些准备工作:首先,他没有让医院伦理委员会知道,以免他们阻拦;其次,在仰脖子喝下这些细菌之前他一直瞒着老婆。巴里当时才30岁,他和罗宾谁也不是肠胃病学家,他们的实验即使说出去也会被人嘲笑——谁能相信在胃酸里还能有细菌存活并致病!尤其是巴里的老婆也对他冷嘲热讽,说他口气“腐臭”。
不过幸运的是,科学“大餐”起效了。巴里肠道组织的一系列活检报告显示,他出现了严重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接着他们又证明了,除去幽门螺旋杆菌后,症状会消失。
1984年4月5日,这项研究成果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立刻在学界引起轰动。这一研究打破了当时已流行多年的既有观念,使得消化性溃疡从原先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被誉为“消化病学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革命”。200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这两位科学家。
无独有偶,把自己当试验品的还有很多。比如,1908年,美国医生克劳德·巴罗对血吸虫病产生了兴趣。为了找到感染原因,巴罗吞了一些从感染者身上取出的虫,可惜实验没有成功——他的胃可能太强大了。14年后,巴罗在埃及开罗工作,当时这个国家为血吸虫病所困,他再次给自己喂了虫子并“成功”致病。
吞下病菌、血吸虫以及各种各样“重口味”的东西,还有给自己注射患者血液、往心脏送导管、在后背做伤口——这群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人,被称为“自体实验者”。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