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徐光启的故事之观察思维创造学习劳动—10岁男孩如何想到棉花增产法

点击:1180


徐光启(1562-1633),明朝杰出科学家,曾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划时代人物。

作者:陈亦权;出处:启迪与智慧。


徐光启的父亲是上海县个读书人,他一边读书一边务农。

徐光启10岁时,一天父亲带在棉花地里干活收工回家前,父亲看着长得和人一样高的棉花株,骄傲地对小男孩儿说:“你看,我们的棉花株长得多高,现在是夏天就已经这么高了,后面还要长,到秋天时就长得更高了!”徐光启高兴地说:“今年肯定会大丰收!”没想到,父亲却面露忧伤之色,皱着眉说:“不过事情也真是奇怪,棉花株长得又高又壮,可每年的收成却总是不好!徐光启听了心里也觉得很纳闷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晚上,就在徐光启准备蜡烛睡觉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说:“父亲,我把蜡烛点着,这样明天晚上就能更亮了!”父亲听了笑着说“今天的烛光又怎么能照亮明天的夜晚呢?今天的蜡烛再亮,但还不到天亮它早就烧灭了,上床后点多少蜡烛都是浪费!”谁知,徐光启也笑着说:“父亲,正如你所说,今天的蜡烛点不亮明天的夜晚,上床以后点多少蜡烛都是浪费,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棉花株顶端的枝芽都摘掉!”“这和棉花株又有什么关系呢?”父亲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棉花株的顶枝越长越高,但还没等结出棉铃,营养都被它们吸收了,像我们睡觉后仍然点着蜡烛一样是一种 所以不如把顶端的嫩枝嫩芽全剪掉,那样土壤里的营养就全都会被已经长出来的嫩棉铃吸收,棉花的产量也一定能提高了!徐光启解释说。父亲听后,颔首赞许。

(家庭山点评:却原来,徐光启说睡觉后点蜡烛是跟父亲开玩笑,目的是为了引出正事——由掐灭蜡烛芯联想到掐掉棉株顶。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由此及彼的联想法。由此可见,徐光启不仅善于观察思考,也很有幽默感。)

第二天,父亲就带着全家到棉花地里,把顶端的枝芽和一些没长出棉铃的闲枝全都剪掉了。结果当年秋天,他们的棉花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