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1952-),当代著名作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五岁那年,我成为一年级“见习生”。
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一个造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费。后来,就常常跑到黄坡下的坟地,捡白纸条儿回来订成细长的本子。但是,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代替,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还将错别字一一画出,让我连写三遍。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个鸡蛋来求老师代写,老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她说:“你现在能造句了,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她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 )考虑格式!”
我真的就写起来,比如:奶奶的病好转了,夜里不咳嗽了;娘的身体很好,只是唠叨天凉了,父亲的棉衣穿上没有;还有家里的狗还很凶,咬伤了三娃的腿,其实是三娃用棍子打它,它才咬的;我的学习很好,考试算术得了一百分,语文得了九十八分,是一个字又写错了。信花了三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做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楚、写具体就好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