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闫晓雨;出处:小读者。
上初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还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尚未褪尽学生时代的青涩。她站在讲桌旁边,说话声音柔柔的,朗读课文的时候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一次快下课的时候,她把零食分给大家吃,然后还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大家开始写日记。题材不限,体裁不限,形式不限,可以选择给王老师看,也可以选择不给王老师看。但如果有人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日记,她会在每周五抽出一节课作为公开课,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谁的日记最受同学们欢迎,谁就会得到额外奖励。
在这种新鲜好玩的提议之下,同学们疯狂地迷上了写日记。“昨晚你写日记了吗”甚至成了大家见面时的问候语。因为王老师鼓励大家尽量发挥想象力,不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所以同学们都很兴奋。我也暗暗发力,筹备自己的“大作”。
第一次公开课上,王老师挑出了一些作品和我们一起讨论。在公开的日记里,有人把自己的一天画成了简笔漫画,有人学着写诗,有人写出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有人老老实实写日记,但真情实感的流露还是格外打动人。后来老师抽出最下面的一个本子说:“还有一个同学的日记,大半夜的,吓到老师了。”王老师瞥了我一眼。完了,果然是我,我写的“鬼故事”被发现了。其实我已经想不起来当年自己大半夜在日记本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只记得我在写日记的时候文思泉涌,手中的笔宛若魔法棒,轻轻松松就勾勒出一个令人充满窥探欲的虚幻世界。我原以为写这种题材的日记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王老师并没有说这是不对的、不好的,她反而以一种玩笑的口吻告诉我:“其实人与鬼,哪儿有什么分别,或者说,在更高维度世界的生物看来,我们这些‘人’又不知道被称作什么。”
那是我上过的最难忘的语文课。下课之后,老师喊住我,对我说我的文字很有灵性。虽然写得不算好,但是里面的许多比喻和情节都让她觉得我是一个可塑之才。因为涉及物种异化,她还给我推荐了《山海经》,并且告诉我:“不管是什么故事,都要有前因后果,要有它的精神内核。”“你会在( )中找到你自己。”她告诉我。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我对写作产生热爱,都是因为王老师。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