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唐义诚;出处:小读者
爸爸在孩子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爸爸作陪,孩子更聪明。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会更高。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妈妈通常教会给孩子的是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等,而爸爸经常从事家庭中修理车辆、机械、电器等的操作,使孩子对动手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动手操作推动了孩子的想象力、感知能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
2.语言能力和规则意识更好。许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还表明:爸爸带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更好。科学家推测,因为妈妈倾向用“娃娃语”跟孩子说话,比如“吃完饭饭我们去睡觉觉”。爸爸则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刚才那句话换了爸爸会直接说:“吃完饭,睡觉。”这样说话孩子一开始比较难理解,但同时逼得他们开动脑筋,去分析、猜测,最后掌握更复杂的句子和更多更难的词汇。所以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更强。爸爸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帮助甚至可以持续影响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
3.爸爸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最早的规则意识。研究发现,当爸爸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打闹时,孩子在游戏(摔跤、抛高、玩骑马、顶牛)中学到的东西对他们意义深远,他们学会了怎样玩得开心,制造噪音,观察他人,制订规则。特别是在规则感上,打闹游戏有时候会让他们累、让他们痛,这时爸爸们就可以和他们讨论规则,比如不能伤害对方,什么时候该结束,而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显然有助于培养男孩们的自控力。
4.社会适应性更佳。研究发现,如果爸爸多跟子女进行有趣、有感情的互动,孩子之后在学校里会更受欢迎。可能在这些互动中爸爸教会了孩子识别人的面部表情,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更高了。同时,爸爸与孩子的互动也帮助孩子扩大了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传统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爸爸一般具有比妈妈更加广泛的交际面;同时,由于爸爸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更加宏观和长远。所以,孩子与爸爸的交往可以让他们见识到更多的人和事,让他们学到爸爸与其他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往,有些爸爸会带着孩子去和陌生人社交,这会进一步激活孩子的沟通技巧,并诱发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探索的经验又使得孩子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对未来的陌生环境表现出勇气,促进孩子的外向发展。与妈妈相比,爸爸对孩子的意义更多在冒险而非保护。很多妈妈觉得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这种事情,爸爸可能觉得那就试试看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摔了就摔了吧,磕了就磕了吧,没关系。这让孩子们在受到妈妈的关怀和爱护时,又有一定的空间去探险。
反之,研究表明,在缺乏爸爸陪伴的家庭里,孩子会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比如撒谎、盗窃、斗殴等。同时他的智力、记忆等认知能力也发展得较慢,学业成绩也较差。澳大利亚的一项统计显示,如果该国的所有爸爸每天多陪孩子玩5 分钟,政府就可以( )花50亿澳元来处理青少年犯罪、药物滥用、专项教育等问题。同样,如果爸爸陪孩子长大,智力和学习能力发展了,也可以节省许多补习费用。由此可见,爸爸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