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原文出处:小读者之友
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嬴政觉得仅用“王”或“君”不能来彰显他的文治武功了,就让臣子们讨论讨论,看自己该称什么好。
丞相李斯认为,秦王平定、统一天下,是从“三皇五帝”以来所没有的事,在天皇、地皇、泰皇中,泰皇最尊贵,建议他称“泰皇”。可是,秦王嬴政却认为仅用“泰皇”也不足以彰显他的功绩,再说也没什么新意。既然自己“功盖三皇,德过五帝”,那么他的称号就应该配得上“三皇”的“功”,也能配得上“五帝”的“德”,只有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组合成一个新的称号,才能彰显自己功绩,于是造出了“J”一词。
当了“J”的嬴政,感觉自己的国号“秦”这个字也必须得改一下写法,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秦”这个字有很多种写法。有的国家把“秦”写成上面一个“舂(chōng)”下面一个“禾”,有的国家把下面写成两个“禾”,甚至有的国家写成下面三个“禾”,很不一致。于是,他找来群臣商议此事。
有人说,三皇五帝的历史功绩都记载在《春秋》这部史书之中,没有他们就组合不成《春秋》这部书。秦王嬴政马上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既然“功盖三皇,德过五帝”,有资格称“皇帝”,那么他自己的国家也就有资格独占半个《春秋》。想到此,他提笔在手,“刷刷”写了下来。众臣子伸头一看,原来是个“秦”字:“春”字头和“秋”字的左旁组合在一块,真的是占了半个“春秋”。众臣子不禁纷纷称赞秦始皇的大手笔。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