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马钧的故事之观察思维创造劳动活动爱心—如何想到织绫机改造方法的

点击:68


马钧,三国时期魏国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曾还原指南车、改进织绫机、发明龙骨水车、制作发石机、改造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原文:佚名;出处:小读者之友


马钧年少时因家境贫寒,无法去学堂读书,加上天生口吃,只得在家中自己摸索着学习手艺,并很快就学会了雕刻木偶、结渔网和修理农具等。

马钧的母亲为了贴补家用,没日没夜地用织机织花,常常累得筋疲力尽。马钧在看母亲织花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织机十分笨重,操作起来非常不便——织机上的经线分成60综,每一综都有一个小踏板来操纵,而60综就需要有60个踏板来操纵。因此,每织一根纬线,就要踏60次踏板,费时又费力。马钧看到母亲辛苦的样子,就想:“织机这样笨重,年轻人用起来都吃力,更何况我的母亲上了年纪就更加辛苦了。我整天修理各种东西,为什么不改进一下织机?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母亲的劳动量,还能让更多人不那么辛苦。”打定主意以后,马钧就开始思考如何改进织机。

一天,马钧在路上看到一群小男孩在摘核桃。这些小男孩非常聪明,他们中一个会爬树的爬到核桃树上,把绳子拴在核桃枝上,然后下面的人用力一拉,树枝上的核桃就一个个地往下掉。马钧看到后,自言自语:“这样摘核桃,可比爬到树上一个个地摘省事多了!”刚说完,他脑海中就闪过一个念头,赶紧跑回了家。

到家后,马钧来到织机旁边,看看这里,摸摸那里,最后把目光停留在踏板上,说:“对,就从这里开始。”马钧找来木尺、刨、斧、锯等工具,做出了20块踏板以及一些关联的部件。安装完成后,马钧用脚踏下一个踏板后,就轻松提起了(     )条经线。他非常高兴,赶紧把母亲叫了过来,让母亲试一下。母亲试用之后,感觉改进的织机操作起来不仅比以前轻松得多,而且效率提高了很多,直夸儿子改得好,让她可以不像之前那样劳累了。

可是马钧并不满足,他想:“既然可以将织机从60块踏板减少到20块,为什么不能再减少一些?这样一来不是更轻松了吗?”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马钧日夜研究,终于将踏板从20块又降到了12块。这种新式织机经马钧母亲试用后,很快就被推广开来,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马钧为解母劳改造织机的事情,很快传扬出去。国君听说以后,很敬佩马钧的孝心,便派人召他进京做官。可是,马钧只喜欢做机械方面的研究,不想做官,因此婉言推辞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