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当机立断
例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顾虑太多,会失去很多机会。(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11日王咏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过了几天,一个叫张刚的人出现在那条街道,他没跟补鞋的老李说什么,也没想好做什么,便买下了一间店铺。(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13日有钱人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2招:调查研究
例1、为避免盲目投产,黄敏杰对本厂76名25岁以下的女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17日黄敏杰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最初创业是很‘盲目’的,脑袋一热就注册了公司,想不到会有这么多问题。开始时,由于毫无业绩,我将原本公司想卖的电机组、化油器、电子配件三种产品,缩减成只卖电机组。”(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20日董势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3招:和气生财
例1、中国人觉得他们受到了尊重,因为这家公司姓上海;我们也觉得非常自豪,因为这家公司姓通用。(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14日合资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4招:尽心尽责
例1、格里希脸色铁青地说:“这绝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27日格里希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5招:领先一步
例1、兴丽时装厂厂长黄敏杰根据流行时装的发展趋势,预测到女式吊带背心将在沿海开放城市流行。机不可失,黄敏杰立即着手设计出了10个款式,准备批量生产。(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17日黄敏杰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26日商人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6招:陌路慎行
例1、余彭年惊愕、反省、思索,意识到股市不是他放马驰骋的天地——他熟悉的是房地产业。几乎没有过多沮丧,余彭年又振作起来,重新回到了房地产界。(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9日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7招:青胜于兰
例1、他知道,虽然 Zagat 公司做得相当成功,但是每次调研问卷需要厚厚的一本书,效率太低了,而互联网擅长的就是提高效率。(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19日张涛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8招:学而有术
例1、然而,因为对电机的了解不多,未能取得对方信任,这第一个单子“黄”了。(详见财商篇2012年4月20日董势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9招:因地制宜
例1、1998年进入中国之后,宜家又把原来的市场定位作了一番调整。(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28日坎普拉德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0招:有的放矢
例1、宜家把目光投向了大中城市相对比较富裕的阶层,它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是“想买高档货,又付不起高价的白领”。(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28日坎普拉德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1招:脚踏实地
例1、与其花费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并不一定存在的财富,不如把古地图利用起来,做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2日设计师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2招:以小见大
例1、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会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4日福特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卡洛伊的细心很像他的父亲,比如他提议做了两件小事: 饭庄里灯虽很多,但光线柔和,这是为了照顾那些皮肤不佳的女士的自信;饭庄还准备了许多套各种尺码的高档西服,这是为了帮助那些偶尔登门、衣冠不整的客人。(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20日贡德勒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3招:栽柳成花
例1、拉里当然没有做到,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了更好的给网页排序的方式,以形成真正的搜索引擎——Google就这样诞生了。(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6日拉里的故事——点此查看)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常有意外之花绽放)
第14招:梦想成真
例1、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建一个教育网站,引进电影、动漫和游戏,让学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来看课文;像看DVD一样来听特级老师讲课;像看动画片一样进行重难点复习;像玩游戏一样做作业。(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8日黄正文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5招:直言极谏
例1、会谈时,张建功明确地指出了锅炉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软肋。(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10日张建功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6招:唯才是举
例1、公司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众多,明明知道管理上出现瓶颈,很多感情割舍不开,要继续发展很难。没有一套比较透明的流程和制度,用人靠关系,专业人才进不来。(详见财商篇2012年5月14日许连捷的故事——点此查看)
感谢您的阅览!请多提宝贵意见。更多点子家庭山将陆续添加,您也可以到点子库-财商篇-创业篇栏目查看以往按月份添加的点子。点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