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招:畅所“预”言
例1、“如果我的解释是对的,”特斯拉大胆预言,“那么一个人构思出来的任何物体,都可以将其放映到屏幕上,可以叫人看见。(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0日特斯拉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预言既是想象能力,也是推理能力)
第2招:改弦易辙
例1、那些虱子千军万马地沿着墙跟排着队伍爬到墙壁上、房顶上,然后对准了他的身体就跳下来,一个个往下“空降”。(详见情商篇2012年4月28日倪匡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改变方向,换个思路)
第3招:躬身实验
例1、“这进一步培养并发展了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我明白了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练就了我的创新思维能力。”(详见学商篇2012年4月9日蓝斐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4招:举一反三
例1、接下来,布尔斯廷如法炮制,在非洲热带雨林的树梢上发现了数百种新生物,这个数量让世界生物学界震惊。(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3日布尔斯廷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第5招:另辟蹊径
例1、当坑刨到一定深度时,瓶子开始了慢慢地倾斜,等水涌到了瓶口,乌鸦把嘴伸进瓶子,美美地喝了个痛快。(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26日乌鸦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6招:恰恰相反
例1、庞涓不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恰恰相反,他略加思索后,不慌不忙。(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8日砍柴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第一家的理发师头发不怎么样,说明的不是他自己理发水平差,恰恰相反,说明第二家的理发师水平不怎么样。(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22日卓别林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7招:说文解字
例1、孙膑的也是百(柏)担有余(榆)。(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8日砍柴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是啊,我说买什么糖了吗?”“你这是抠字眼,耍赖皮!”(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9日抠字眼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在文字上做新颖独特的解释)
第8招:言之有据
例1、胖是不会太胖,因为先生说过,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28日瞎猜的故事——点此查看)
(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根据地猜测或推测)
第9招:一触即发
例1、这种闪光刺激并不都是坏事。因为特斯拉17岁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发明创造上时,他兴奋地发现,自己除了有惊人的记忆力,还有极其高明的想象力。(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0日特斯拉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大脑开发,其实就是接触刺激——多看,多听,多动手,多动脑,多闻,多尝……)
第10招:以简胜繁
例1、庞涓不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恰恰相反,他略加思索后,不慌不忙。(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8日砍柴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公司的一名普通雇员想到了一个简便的办法,利用一个低廉的现成的普通机器,便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该问题。(详见智商篇2012年4月12日肥皂盒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动动脑筋走捷径,想办法把劳动变得轻松简单)
第11招:自出心裁
例1、如果跟小朋友有了什么矛盾,潘石屹也不管,让他自己去化解。(详见情商篇2012年4月25日潘石屹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家长不宜越俎代庖,最多给予建议)
第12招:反道而行
例1、不过那时侯文咏故意唱反调,否定了女童军英勇送国旗的爱国精神。(详见情商篇2012年5月26日侯文咏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可不可以让水往高处流呢?”阿基米德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水往低处流这一常规现象。(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4日阿基米德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3招:见异思迁
例1、1834年,他在观察中发现天狼星的运动有些与众不同……“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2日贝塞尔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然而,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舒来依金看到这个记录后,感到很奇怪。难道在海上放飞探空气球都会这样?(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8日舒来依金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4招:相应而生
例1、在研究过程中,舒来依金发现气球确实会产生强烈的振荡,但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发生——每当他记下一次气球的振荡,大海上就会出现强烈的风暴。(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8日舒来依金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HRT波是用引潮力,引潮力本身有十二小时的日潮周期与半月潮周期。正常时,HRT波是与日潮与半月潮周期相同的,也就是谐振;出现异常时,就脱离引潮力周期,引起共振。有了这个潮期的参照系,很容易辩析出地震发生前的特征。”(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6日钱复业的故事——点此查看)
(事物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彼此影响,相互参照)
第15招:贵在有疑
例1、令她感到不解的是,“铀x”的性质一点也不像费米预言的元素周期表上第93号元素应该具备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上每个元素的性质是有规律可循的。莫非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发错了?(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3日铀x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炼金术士们对沉淀的出现作了这样的解释:加热时的“火”跑到水中变成了“土”,就成为沉淀。“火怎么能跑到水中沉淀下来呢?”拉瓦锡不以为然。(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0日拉瓦锡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6招:追根求源
例1、之所以说道尔顿是色盲的发现者,并非因为他是名人,其他发现色盲的人是无名小卒,而是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著作《论色觉》。(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4日道尔顿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7招:由本及比
例1、曾志伟由跌倒在台阶上联想到观众的掌声,将倾倒的本义和比喻义联系起来,以及女明星由摔倒在舞台上联想到自己奋斗道路上的艰辛,将跌跌撞撞的本义和比喻义联系起来……(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6日摔倒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8招:变古易常
例1、帕斯卡并不满足于这个实验方案,而是希望能够发现更多大气压的秘密,于是又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2日帕斯卡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2、那位同学不以为然地说:“祖祖辈辈,人们都是这样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4日阿基米德的故事——点此查看)
例3、“可不可以让水往高处流呢?”阿基米德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水往低处流这一常规现象。(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4日阿基米德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19招:不依不靠
例1、“原因是,现在农村城市天电地电干扰越来越多,手动地电仪,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排除干扰记下真实信息,但是数字地电仪只能记下所有的干扰,所以没法做出判断,我可以说百分之七十的数字地电台站是失灵的。”(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6日钱复业的故事——点此查看)
(不可以完全依赖所谓的“先进”仪器,而忽略了动脑动手)
第20招:赞不绝口
例1、父亲对萨姆的创意印象深刻,不但给儿子发明的“双头扫帚”取了一个“改良扫帚”的名字,还为它申请了专利。(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18日萨姆的故事——点此查看)
(提示:鼓励和赞美,会让孩子更聪明)
第21招:东猜西揣
例1、然后,他召集一组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士,包括数学家、潜艇专家和搜救人员,要求他们就情况可能向哪方面发展提出自己的猜测。(详见智商篇2012年5月30日克拉文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22招:同中求异
例1、是的,问题是一样的,但是要求的答案却不一样。(详见学商篇2012年5月6日爱因斯坦的故事——点此查看)
第23招:不一而足
例1、如果让你在干草堆里找一根针,你只会去找这根针,而我会把干草堆里的所有针全部找到。(详见学商篇2012年5月6日爱因斯坦的故事——点此查看)
感谢您的阅览!请多提宝贵意见。更多点子家庭山将陆续添加,您也可以到点子库-智商篇-思维力栏目查看以往按月份添加的点子。点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