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当一些业内人士纷纷“失魂落魄”的时候,当有些企业减少投资额考虑转投他项的时候,李建设却“闻”到了商机:
水泥市场起码还有15~20年的好光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要十几年。在这期间,大建设必将力挺水泥市场的大繁荣。还有一个在当时看似非常好的条件,商丘还没有一家很像样的水泥企业。
于是,在别人踟蹰不前的情况下,李建设顶着资金紧缺的巨大压力,顶着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短板”,联合了两个朋友成立了商丘市奥林水泥有限公司。
企业创办初期,他们三人的分工是:李建设跑供货,另外两人一个抓管理,一个抓销售。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按说,这样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应该很好,但是忙活了一年下来,落下了个( )赔( )赚。李建设想,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必须重新规划企业经营。于是,通过协商,他们达成协议,第二年承包给一个人,每年拿出136万元的效益来,供大家分红。然而,那两个合作伙伴谁也不敢承包,李建设就揽下来了。结果,第一年承包,李建设就创效益350万元,第二年450万元。可以说是一年一大步,年年“大丰收”。
2009年,随着各地基础建设任务的不断加大,水泥市场供需矛盾逐渐显现,卖方市场的形成和未来几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又一波城市房市的高位走势,让李建设内心的那团火又一次燃烧起来,他瞅准机会,又一次大手笔投资1000多万元,新上一条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