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生猪市场的价格就像股票一样一天一个价往上涨。
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把猪屯起来,等价格涨到顶峰时卖掉大赚一笔。但许顺却在这时候,早早地就把肥猪给卖了个精光。卖掉所有肥猪,许顺引进了300多头种猪,又投资100多万,新建了3栋猪舍。
放着行情大好的肥猪不要,却去引进养殖难度较大的种猪,大家都觉得许顺不懂行情。但许顺却说,引进种猪,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就觉得这个价格涨的太快了。生猪价格到十块的时候,猪肉的价格就要十六七块钱,排骨的话就更贵。老百姓吃肉都吃不起,国家肯定要调控,要把这个价格压下来。”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许顺还查阅了大量的信息,总结出一条生猪市场变化的规律。“根据以往十多年生猪价格的信息,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一四七是大涨的年份,比如说2001年、2004年、2007年,然后二五八是生猪(价格)持平的年份,三六九的话就是亏损年。”根据这个规律,许顺判断继2011年的高峰后,肥猪价格会持续回落。为了找到应对方法,他调查市场后发现,种猪价格相对稳定,而且在当地供不应求,便决定放手一搏。
尽管许顺说得头头是道,但大家还是不能接受,而且由于养种猪工作量较大,员工不仅不按许顺的要求做,还有人和他大吵一架,炒了许顺的鱿鱼。员工不服管,工作起来也有负面情绪,不按要求操作,母猪难产没法救,新出生的小猪也平均有30%被压死、饿死,许顺再也坐不住了。“后来这样说也不听,那样说也不听,想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管理制度的原因。”
想要员工接受自己,许顺打算先让大家尝点( )头,当即出台了几项激励制度。他算出一个92%的界限,只要小猪存活率大于这个数字,超出的每头小猪就奖励20块钱。制度出台后,许顺又召集员工开会授课,当面发钱奖励,这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进取。“不用功,开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没面子,挺丢人的,对不对。”“压力会变动力,把猪养好了,那工资奖金自然就多起来了。以前他什么都不懂,现在很多老养猪的都到他这里来取经。”
2012年,生猪市场行情低迷,当地的很多猪场都只能关门大吉。可是,别的养殖户都赔大了,许顺却稳赚不赔,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