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学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连来聚的故事之成长创业劳动抗挫—一个砂锅如何供养两个大学生

点击:694


连来聚,56岁,山西高平回山村唯一一位还在坚守砂锅制作的民间手工艺人。


刚见到央视记者的时候,淳chún朴的连师傅显得格外激动。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又不是什么大师,做的也不是什么高级艺术品,怎么还能上电视了?

但一说起自己的手艺,连师傅的脸上却满是藏不住的骄傲和自信。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话:“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乎自负的自尊心”正是这份自负与自尊,让他们对自己的手艺要求苛刻,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至臻zhēn完美,哪怕只是一只平凡的砂锅。

每到做砂锅的日子,连师傅就会去山上找来最好的原料,配好比例,然后用碎土机搅成粉末;砂矸shā gān在机器的强力作用下,爆发出一团团浓重呛qiàng人的烟灰,熏xūn得记者都睁不开眼,然而对连师傅来说这早已是家常便饭。磨成粉末状的砂矸需要跟泥土充分混合在一起,挤出泥土中的空气,这是最费力气的一步。不断用工具反复翻转搅拌,再用脚的力量不断踩实填平,不一会就累得汗流浃jiā)背、腰酸腿疼。

huó好的土坯pī)还要放在窑yáo洞中静置2天,就可以用来做砂锅了。闷热的窑洞里,连师父专注地埋头揉捏土坯,像和面一样;然而泥土可不像面团那般柔软、听指挥,其中的力道和把控全在几十年的经验里。每一步都马虎不得,每一个失误都会造成最终砂锅的失败。

制作砂锅坯子看起来就像玩泥巴,随着板捶的吧嗒吧嗒声,转盘带着泥土在手的作用下自然飞旋起来,看起来很有意思。可记者真坐到台子前亲自尝试的时候,才知道一切并非看到的那样简单。几十年下来,连师傅的小臂都已经变形,再也无法伸直,只能弯曲着,连打电话也要这个姿势。

造型完的砂锅要在阳光下晒3个小时,再上釉yòu、窑烧……这是一只砂锅的重头戏。来自泥土的砂锅只有经过水与火的淬cuì炼,才能真正化身为器。烧砂锅用的窑是一个特制的窑,入口处是一个低矮的空洞200多个砂锅都要靠连师傅顶着高温、弯着腰,一个个送进去。全都放好后,低温烘干4个小时,就要用鼓风机加大火力。1200多度的火焰在暗夜里喷出蓝紫的火舌,一个个张牙舞爪。连师父冒着被热气灼(zhuó)晕的危险,在出口处观察火焰的变化;什么时候才算好,全凭多年的眼力。

这么危险的工作环境,费这么多功夫,累死累活做好的砂锅,一个才卖10块钱!然而,就是靠着这一个个不值钱的砂锅,连师傅不但维系起一个家庭还供出了两个高材生。每当孩子们回来的那一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砂锅美食,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甜蜜

其实,连师傅只是中国无数手艺人的缩影。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工匠精神,但他们始终践jiàn行着匠人的准则;他们被现实无情打磨着,但依然热爱自己的手艺;他们生活实苦,  够幸福!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