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平,“家校通”之父,浙江新盛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2003年,正上大三的朱春平灵光一现,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程序架构图,给学校和家长提供一个沟通平台。
朱春平简单调查后发现,这一业务深受家长推崇。随即,他开始日夜兼程地研发。不久系统下线,朱春平给这套系统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家校通”。朱春平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家长申请“家校通”业务,包月15元,利润由朱春平与运营商按比例分享。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只要运营商愿意合作,学校愿意接受,就万事大吉了。他马上找到了杭州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商量合作。本来以为运营商会很爽快地答应,但是朱春平错了。他每次去找人家谈,这些富得流油的部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每次谈判,他都被带到会议室,要给这些人讲,合作能给对方带来什么,能带来多大的利润,那阵势像是审讯犯人一样。不过这都是形式,是表面现象,最重要的是他当时根本不懂“潜规则”——要给相关负责人好处。
懂得了潜规则,但每次送东西的时候,人家都会很紧张,因为朱春平都是送一些比较大的东西,比如礼品、月饼等,他提着一个大箱子在人家公司走廊里一等就是半个小时,这让对方十分难堪,周围的人也都用冷眼看他。后来,他看到那些人长得肥肥的,穿一身像模像样的衣服,再拿一个公文包去送礼十分容易。就这样,他送礼不再送很大件的东西,就改为购物卡、电影票、优惠券等。
那个时候,朱春平还是个大三的学生,瘦瘦的,为了不让对方看出自己公司的“底细”,谈判的时候,朱春平就说自己是公司的技术员,这样让别人以为他老板很有来头,就不会太轻看他。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春平说服了运营商,然后又开始找学校。
学校比运营商更难说服,因为运营商能赚钱,一般都会答应,但是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仅能赚钱,未必能答应。同时,还有很多学校担心这样会增加学校老师的负担,甚至还涉嫌乱收费。找了很多学校,朱春平都碰壁了。
就在绝望的时候,一个熟人介绍了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是杭州的一所贵族学校,这里的家长们更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学校校长也十分开明。朱春平不停地“游说”,同时加上熟人的帮助,校长终于答应朱春平,可以试试他的产品。有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样的名校带头示范做,其他学校也开始慢慢接受了朱春平的项目。就这样,朱春平的“家校通”终于走向市场。
2004年,朱春平用做小电影赚来的100万元注册了杭州万蓝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做“家校通”业务。然而“家校通”业务虽然新颖,也受到部分家长和风投的追捧,但当时( )家长不理解,学校也认为这将给老师添乱,媒体也不认可,业务没有大起色。不得已,朱春平的公司于2005年被杭州上市公司浙大网新用50万元价格收购。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