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中国大陆著名演员、导演、编剧。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
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到达目的地的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俩孩子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三两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锻炼。虽然当地号称“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打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但是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一千米,两兄弟只跑了不到两百米,剩下的八百米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两个儿子只喝了一口就吐了,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可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两个儿子便仰着脖子喝了个底朝天。所以,说归说,哪有受不了的事儿?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náng),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家里也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待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
小孩子的潜力是( )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千米,粗气都不喘。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