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杨照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特长—为何要做无主见的家长

点击:1065


杨照,本名李明骏,台湾著名作家。


杨照的女儿李其ruì)出生后,由于妻子是搞文学批评的,都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爱好文学的夫妻俩相信他们的爱情结品也会喜欢文学,于是在家里安放了好些巨型书架,满满当当地摆上了各类精挑细选的图书。

可让杨照奇怪的是,一次也没看到女儿主动翻看过那些书。而且,她最不喜欢做的事就是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和阅读是表达自己和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文字一直能带给我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成就感。可女儿却感受不到这份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女儿是跟我完全不一样的人啊!她是那么独特的生命,这不正是我们一开始希望的样子吗?希望她特别、与众不同。想到这一点时,我突然就释然了。”

至此,杨照调整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再做“爸爸”,而是做伙伴放下了曾经对女儿的种种构想,只是单纯地陪伴女儿,陪她玩耍,陪她快乐,尽量让她明白她想要什么,并陪伴她为之努力——不是举着旗帜在前头引路,而是在身后陪伴看顾,做一位没有计划、毫无“主见”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毫无主见的父亲,在女儿身上收获了不曾料到的惊喜。

李其叡6岁那年,有一天傍晚,杨照开车带她回家。车里正放着古典音乐,是舒曼的《童年情景》钢琴曲中的一支,女儿说曲子没回到主音。杨照留意地听了一下,到了最后一小节,音乐果真没有回到主音,而是在空中飘忽了一下就突然结束了。原来作曲家谱写这支曲子的用意,就是表达一种未完成的感受。可这仅仅是少了一个音符这样非常细微的差别,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杨照非常惊讶,完全没想到6岁的女儿对音乐竟然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

李其叡5岁开始学习钢琴。接触音乐后,她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热情有时正和小伙伴们打闹,一阵美妙的音乐传来就会让她立刻停止玩乐,安静、专注地聆听。

但是喜欢音乐是一回事,练琴是另一回事,两者之间不能画等号。刚学琴时,每个人都会经过长时间很无聊的基础练习。为了帮她挨过那个难熬的阶段,杨照想了不少招儿!比如为了让女儿坐得住,每天都陪伴在她身边,想法子哄她。

有一次李其叡又不想练琴了,躺在琴凳上怎么也不起来。杨照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主意,对女儿说:“其叡,如果你能把这支练习曲弹完,爸爸就画一只你最喜欢的哈姆太郎送给你,怎么样?”李其叡的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哇,太好了,我弹琴,你为我画哈姆太郎!”说着,端坐在凳子上兴冲冲地开始弹琴;杨照也找来纸笔,开始勾勒哈姆太郎的形象。从此,女儿弹琴杨照画画,就成了家里一道固定的风景。

李其叡渐渐长大后,钢琴弹得越来越好,不再需要大人督促,她就会主动练琴。她痴迷地聆听大师的作晶,对于喜爱的音乐她会反复地聆听,然后反复地练习。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会有不想练的时候,有一阵子她甚至厌倦到不想碰钢琴的地步,杨照就会鼓励她,但也会对她说,音乐必须由她自己选择,如果不快乐,就放弃。李其叡是个倔强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过了那段抵触时间,她自己又主动坐同到钢琴前,比以前更加努力地练习了。

2011年,13岁的其叡和另外两个同学举办了合奏音乐会;接下来,她又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20123月,李其叡参加了台湾音乐大赛,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她获得了全台湾第二名的佳绩。8月,她参加了美国的泛美音乐营,在协奏曲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与其说一个人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不如说你是被你的孩子决定将变成什么样的父母。因为孩子的成长方向是父母( )决定的。就像我们,预期女儿会爱好文学,她却迷上了音乐……我现在对做父亲仍然没有自信,因为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女儿会不会遇见更有趣更值得她追求的事——即使她离开音乐,我也觉得没关系。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