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艺术师、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12年2月27日,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给了国人大大的惊喜,王澍(shù)力克群雄,荣获大奖。
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的王澍,一直试图用建筑承载着某种深厚的文人情怀,并在其主政的中国美院建筑学院教育中,注重手绘和传统书画。“我一向认为我首先是个文人,碰巧会做建筑,学了做建筑这一行。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我看问题的视野就不太一样。”
将( )传统文化“植”入当代建筑中,王澍的作品很快赢得西方的关注。
王澍的代表作---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走进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十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着山体扭转、断裂。“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王澍说。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很难想象这些3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都是他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