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2012年09月合订本

点击:2878   月份:2012-10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文章和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林丽渊的故事(20120901



林丽渊,2007年广西省高考文科状元,高考分数672分,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

林丽渊说自己是个需要鼓励的人,初三高三阶段,她经常会上各大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看别人写的励志文章,看学习资料。

问题:林丽渊看状元有关的文章吗?( )

A、看。B、不看。

林丽渊还特别爱看学习经验,看状元的经历。“从高二开始就特别关注状元,心里承受能力快不行的时候,就会上去看看他们写的文章,调整一下心情,用他们激励自己。”林丽渊说,“我有三个特别佩服的对象:一个是05年的贵州省高考文科状元董何,年纪那么小就考上了复旦,还那么漂亮(笑);一个是师哥董春,还有一个就是06年海南省文科状元叶靖,高三看了一年她的blog,很崇拜她。”

除了这些是历年状元们,那本因为封皮特别漂亮而偶然购买的《居里夫人自传》也成了林丽渊每次没考好或者压力很大的时候拿出来激励自己的工具。“因为初一初二没考好,初三一年要考奖学金,压力特别大,就看《居里夫人》,看一次哭一次,哭完之后就特振奋精神,继续努力,它也激励了我的整个高三。”

(本文改编自林丽渊的《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关键词:激励

家庭山:学状元,中状元。


俞敏洪的故事(20120903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的女儿小学毕业后,俞敏洪送她到加拿大留学。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俞敏洪家里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俞敏洪的女儿于是提出来,想要一个笔记本电脑。

问题:俞敏洪爽快答应了没有?( )

A、爽快答应了。B、没爽快答应。

尽管家里不缺钱,可俞敏洪还是没有痛快地答应,而是讲起了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那时,一个农村孩子想出国,要上新东方的托福班和GRE班,这两个班的学费加起来要2000多元钱,但是他没钱。他找到俞敏洪,鼓起勇气提出,到新东方的教室来当管理员(查听课证、扫地、整理桌椅),不要工资只要免费听课。俞敏洪欣然答应。没想到,随后,这个孩子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想买随身听提高听力,请新东方给他开工资。俞敏洪表示,只要把活儿干好,工资不是问题。此后,这个孩子果然干活干得很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暑假结束时,俞敏洪给他开了1000元的工资,他拿着钱就跑出去了。半小时后这个孩子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随身听,当着俞敏洪的面把盒子打开,把机器拿出来,把磁带放进去,然后把耳机戴在耳朵上听起了英语。俞敏洪看到他的眼泪往下掉,也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过了两年,这个孩子竟到美国名牌大学去读博士了。

俞敏洪告诉女儿:“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如果你能背诵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我就给你买。”

为了早日得到笔记本电脑,女儿每天起早贪黑地背起书来。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她就将30篇英文励志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俞敏洪最后兑现自己的诺言,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拿到电脑的那一刻,女儿摸了又摸,那种通过努力才拥有的幸福感让她兴奋得直想跳!

有付出,才有得到,而付出的过程会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恩——这是俞敏洪的心得。

关键词:付出

家庭山: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


张萌的故事(20120905



12岁,双耳失聪;2009年,张萌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做了人工耳蜗移植手术,恢复部分听力;2010年,她以陕西省第86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文博系。

“高三都没怎么打过瞌睡。”张萌又把熟悉的笑容挂在了脸上。每天早上6点起床,迎来紧张的一天。

上课时,张萌十分注重课堂效率,也善于总结技巧:“文科在第二轮复习时可以合上课本,边听边列大纲;数学不依老师在黑板上写步骤,重在思考思路以及技巧。”

课间也不会闲着,张萌将课间用来处理上课时以及前一天做题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向周围的同学老师请教。

午睡是必要的,但又想最大限度地抓紧时间。午睡前已经慢慢进入疲惫状态,张萌觉得适合做抄抄写写的作业。

下午下课后,由于学校开灯晚,天一黑,晚饭期间想写作业都看不清楚,张萌就和同学……

问题:晚饭期间张萌和同学干什么?( )

A、聊天。B、讨论。

这个时候,张萌就和同学讨论难题以及学习方法。

晚上的时间利用是张萌学习的重头戏。“虽然只有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但我觉得这是我利用最充分,也是效率很高的时间。”“一般晚上我会选择做数学以及地理等需要思考的功课。”张萌顿了顿,“其实我晚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听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英语。”在装上人工耳蜗之后,张萌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尽管耳鸣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我不是每晚一到12点,就准时睡觉。”张萌会测出自己的睡眠极限:在一周内每天选择一个113012点间的时间点入睡,而且1145入睡最合适,第二天也会因为这几分钟,精力比别人强很多。

(本文改编自《复旦女孩,于无声世界里听见花开》)

关键词:效率

家庭山:利用好每一天的每一分钟。


梁漱溟的故事(20120907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5岁开蒙,读过《三字经》和《百家姓》。然而就在接着要读四书五经的当口,赶上了变法维新。父亲梁巨川本来就不赞同儿童读经,此时借“停科举、废八股”之机,便断了儿子的读经之路,让他去看《地球韵言》。顾名思义,此书的内容多是一些欧罗巴、亚细亚、太平洋、大西洋之类,说的是世界大势。第二年,北京出现了第一个“洋学堂”——中西小学堂。梁漱溟便被父亲送去那里读书。后来因社会动荡,梁漱溟转过几次学,11岁时曾回家请先生教读一年。

问题:小学期间梁漱溟学过四书五经没有?(

A、学过。B、没学过。

其间梁漱溟仍不习四书五经这些“正书”,而是读小学课本,甚至津津有味地看着一种课外读物——《启蒙画报》。梁漱溟成名后多年,仍能清晰和细致地回忆出《启蒙画报》的大致内容。梁漱溟十来岁时,已经拥有了三整年六巨本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一整年的《新小说》(杂志月刊)

1906年,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顺天高等学堂。在中学时代,梁漱溟依然不看“正书”而读报,这在与梁漱溟同辈且齐名的学者中,似乎很难找到这样类似的成长经历——这应该归因于父亲梁巨川对他的“放任”。梁漱溟在一些回忆文字中,也曾反复申明过:“由于先父对子女采取信任与放宽态度,只以表明自己意见为止,从不加干涉,同时又时刻关心国家前途,与我议论国家大事,这既成全了我的自学,又使我隐然萌露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这种向上心,促使我自中学起即对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追求不已。”

(本文改编自刘仰东的《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

关键词:正书

家庭山:正书之外有正途。


俞敏洪的故事(20120909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的儿子3岁才会说活,而且说得不清晰。上学后,儿子的数学依然很弱,常常会写出4+5=45。俞敏洪对孩子未来十分担忧。于是,他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

问题:俞敏洪陪儿子做什么?( )

A、居家学习。B、外出活动。

俞敏洪常带儿子去农家乐吃饭,带着儿子露营,带着儿子到海边度假……儿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让俞敏洪深信,自己的孩子不仅智商正常,情商也非常出色。

2010年的一天,俞敏洪带着儿子去海洋公同看海豚表演。聪明的海豚听着驯兽员的口令,不断地腾空跃起、跳圈。随后,他专程找到驯兽员,了解其中奥秘。原来,海豚开始是不会那样做的,驯兽员先把圈放在水里面,海豚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就不给吃的。海豚不笨,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钻过这个圈就有鱼吃,钻不过去就会挨饿。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起钻过去。圈逐渐被提高,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提1020次,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

问题:俞敏洪带儿子外出活动对学习有帮助吗?( )

A、有。B、没有。

从驯兽员训练海豚的方法中,俞敏洪明白了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对教育孩子十分重要。此后,儿子考了0分,他会鼓励儿子下次考到10分——此为鼓励;儿子爱吃必胜客的比萨,他就把这个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儿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必胜客,然后再把要求儿子的分数一点点加上去——此为限定。

俞敏洪从不把儿子与班里的同学比,他只看儿子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明天是不是比今天进步。慢慢地,在俞敏洪的鼓励下,儿子的分数就上去了。

关键词:道理

家庭山:学习的道理在学习之外。


朱立军的故事(20120911



1975年,朱立军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古文镇一个农民家庭。他本来是个口齿流利的孩子,但是,小学二年级时因为顽皮,模仿一个说话口吃的同学,结果弄巧成拙,最后真的成了结巴。1995年,朱立军放弃了学业,去北京打工。 好不容易有个姓朱的老板,起了恻隐之心,把他留在建筑工地当小工。

1998年,朱立军作为力工,被派往加拿大参加一项电力安装业务这项工程。半年后,工程竣工了。当时正值卡尔加里这座新兴的石油城劳动力奇缺,朱立军顺利获得了新签证,在当地一家机械加工厂开铲车当配料工。为了延长签证,朱立军需要向移民局提供自己的学历等资料。他找到一位姓张的中国翻译。在张翻译那里,一张中学毕业证,短短的几行字,只用几分钟就完成了,盖上个翻译协会通用的章,收费竟然高达50加元!看到朱立军对这样的价格有些难以接受,张翻译傲慢地说:“不是谁都能从事翻译工作的。我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英语专业,又在加拿大读完英语硕士,通过了翻译协会的考试才能从业的。”朱立军很好奇:“谁,谁都能去考吗?”张翻译故意结结巴巴地说:“就,就你想,想当翻译?我,我看这事儿准成!你有天,天赋呀。”朱立军受到了侮辱忍了又忍,才愤愤地说:“你,你也别,别狂,我,我还就就真要成为一名翻译,比,比你强得多的翻,翻译。”

想当翻译,首先要治好结巴的毛病。他在图书馆上网查治疗口吃方面的资料。他的口吃在医学上属于那种可以康复的“连发性口吃”,是一种后天获得性发音神经障碍的病例。他按着资料上介绍的方法,开始了艰苦的矫正治疗。每天早晨,他四点起床,去住处附近的一个大公园里练发音。他先把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分开来,一个一个地念:“你,你,你……好,好,好……”然后,再慢慢地把它们连在一起来念。这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和毅力的练习,每一句话,他都要练上几百遍甚至上千遍,直到说得流利为止。半年以来,朱立军用这种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熟练地背诵下来三千多句汉语。

结巴基本治好了,朱立军开始攻英语。他进了社区免费的英语班,每天下班后学到晚上10点下课。他给自己定下了任务,每天背50个新单词,听一小时录音,读一小时课文,与别人聊半个小时英语。 要背50个单词谈何容易。背了忘,忘了再背,如此往复。后来他发明了一种被自己命名为“情景记忆”的背单词方法。比如,中午在食堂大厅吃饭时,他就背眼前的单词,诸如“奶酪”、“沙拉”、“三文鱼”等。他发现用这种现场面对面的背下来的单词,印象深,不易忘记。他还信奉当地华人学英语的经验:“脸皮厚,学个够;脸皮薄,学不着。”所以,他一有机会就同当地人进行英语会话。

1999年到2003年,整整4年时间里,朱立军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学英语上。2003年秋天,拥有一万多单词量的朱立军参加了安大略省翻译资格考试。

问题:朱立军这次考试成功了没有?(

A、成功了。B、没成功。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个高考英语只考了60分的高中毕业生,4年之内,登上了英语的高级殿堂,成功获得了省翻译资格证书和营业执照。

朱立军考取的是安大略省的翻译资格,所以,他来到了安大略省省会多伦多,租了一个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翻译业务,一年下来,除去房租等各项费用,赚了3万加元。

有一天,朱立军陪来自浙江的一个商务考察团去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参加一个国际纺织机械洽谈会。在会上,他认识了一位陪同巴西代表团的英法翻译。在闲谈中得知,这位英法翻译拥有加拿大国家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北美同声翻译工作者协会英法专业两个证书,巴西代表团聘用他的报酬是每小时300加元:而在加拿大,中英翻译最高价是每小时30加元,两者相差10倍之巨。朱立军那颗不安分的心,当时就按捺不住了。

2004年冬,朱立军在漫天大雪中,来到了魁北克市,进入魁北克大学法语初级班。为了习惯法语发音,朱立军咬了咬牙,退掉了租住的廉价学生公寓,高价租了一个房间,房东是一对法裔老夫妇。朱立军跟着他们每天学法语。与在卡尔加里学英语不同,这次是全职脱产学习,经济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原来手里的一点积蓄渐渐被掏干了。为了应付每年两万多加元的生活费和学费,朱立军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打工。不论在哪里打工,他每天都坚持学法语到夜里一点,有时第二天没有工作,他就常常熬个通宵……艰苦卓绝的法语学习结束了,2006年冬,朱立军参加加拿大国家翻译工作者协会举办的英法翻译考试。

问题:朱立军这次考试成功了没有?(

A、成功了。B、没成功。

没想到,75分及格,朱立军只得了37分。想想也是,哪儿随随便便成功的?他学英语用了4年,学法语只2年,看来火候还没到。于是,朱立军来到魁北克市西边的三河市,在一家老人院里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退休法语教师姬丝拉。姬丝拉知道朱立军准备考英法翻译,便每天给朱立军辅导,从纠正发音,到帮他阅读理解古代法语。在姬丝拉的指导下,朱立军阅读了大量的法语书籍,法语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2007年冬,朱立军第二次参加英法翻译考试。

问题:朱立军这次考试成功了没有?(

A、成功了。B、没成功。

当朱立军用流利的古代法语激情四射地回答主考官的问题之后,3位主考官都惊呆了:一个亚洲人竟然能用古代法语来回答复杂的问题。这就好似一个西方人能够用文言文作七律诗歌一样了不起。400多人参加考试,最后仅通过10人,而名列第5名的,竟然是一位中国人。朱立军成为翻译协会成立以来,唯一一位非法语母语人士通过者。魁北克省法语电台、电视台以及各大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一时间,Lijun Zhu这个名字传遍魁北克省。

20081月,朱立军再接再厉,参加了北美同声翻译工作者协会的翻译考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再次脱颖而出,以全场第3名的成绩通过考试,成为被誉为“金领中的金领”的北美同声翻译。朱立军一跃成为北美同声翻译行业的翘楚,北美三大翻译公司卡龙、贝尔桑德和北温赛同时向他伸来橄榄枝,他同时与三家公司签订了从业合同;另外,他还在魁北克市开办了独立的翻译工作室。一个高中毕业的乡村小结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身家百万美元的国际大牌翻译。

(本文改编自深一蓝的《朱立军:越过翻译这座山》)

关键词:成功

家庭山:既要讲方法,又要多努力。


袁清杰的故事(20120913



20多年前,袁清杰的妹妹临终前将2岁的女儿托付给她;几年后,弟弟突遭婚变病倒,6岁的侄儿小浩无人照料,袁清杰又把侄儿领回了自己家。加上自己家的两个孩子,面对四个年龄接近的孩子,袁清杰和丈夫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十几年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十几年没舍得乱花一分钱,对孩子们倾尽全部心血,她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才。

在关心孩子们温饱的同时,袁清杰更关心他们的精神成长。袁清杰虽是一个农家女,但很有思想,她觉得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必须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因此经常跑到书店里买一些《怎样培养孩子》《育子经》等教育孩子的书籍回来研读,从中汲取营养。

在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上,袁清杰不仅注重他们的学业成绩,更注重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她告诉孩子们,学习上遇到似懂非懂的问题绝不能含糊放过,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或学习好的同学请教;每天睡觉前要预习一下第二天的课程……她还不止一次地告诉孩子们,人的习惯不同,处事方式就不同,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养成好的习惯,一旦坏习惯养成,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像影子一样伴随终生……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袁清杰不仅关心四个孩子的学习,还特别重视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她认为:“一个人只有道德品质好,动手能力强,才能为社会、为家庭多做贡献。要想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做好人!”四个孩子一半不是亲生的,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最怕的就是别人说她让孩子干这干那,质疑她对孩子不亲,袁清杰却不管这些,对每个孩子都一样,自小就教他们如何洗衣做饭干家务。孩子小的时候都不想做,她就耐心地一遍遍讲道理,一次次做示范。她说:“我爱你们,但绝不溺爱你们,那种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考上大学了还不会照顾自己的做法是害你们。”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个个都不懒惰,家里活儿拿起一样是一样。为了让孩子们“做个好人”,她经常给孩子们讲做人的道理,讲先进模范人物的故事,并且以身作则地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们做榜样。袁清杰的父母和公婆身体都不好,她经常跑前跑后精心伺候照料,平日两家老人的吃穿用,家中的洗洗涮涮,以及看病拿药等,方方面面都替他们想得很周到,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孝女和好儿媳。她这种无声的教育,像雨露一样潜移默化地润泽了孩子们的心田。久而久之,几个孩子自然而然地也像她一样孝敬长辈,放学回家或周末,不论到自己家还是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都主动收拾家务,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这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还让他们养成了勤劳持家的好习惯。

问题:培养生活习惯对学习有帮助吗?( )

A、有。B、没有。

时光荏苒,在袁清杰日复一日的教诲中,四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当他们理解了袁清杰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她对自己的期望后,学习更加刻苦。大孩子帮助和影响小孩子,小孩子求教和学习大孩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个人都是班级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终全部考上大学,分别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录取。

如今,袁清杰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她的特殊家庭被评为“大连市和谐家庭”,她则先后荣获了“大连市十大杰出母亲”、“辽宁省优秀母亲”光荣称号。

关键词:好习惯

家庭山:好习惯不只是学习习惯。


俞敏洪的故事(20120915



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从小就特爱劳动,既干家务活,也干农活:14岁的时候,他就获得了县里的插秧冠军;17岁时,是县里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是父母的勤劳带动了他的勤劳。但俞敏洪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也不坏,老师根本就不关心他。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俞敏洪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

到了北大以后,俞敏洪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干了四年。俞敏洪还每天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俞敏洪打水习惯了,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时候他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于是有人就说他傻,还有人问他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

问题:俞敏洪相信打水有好处吗?( )

A、相信。B、不相信。

俞敏洪相信好处是会有的——你做一件善事,它的回报今年可能会出现,也有可能是10年后出现。不过,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当天就要求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眼,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你不要求回报,回报也会来。当然,俞敏洪打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有困难时他们会来帮自己——

1995年,新东方已经做到了一定规模,俞敏洪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他的那些同学。为了诱惑他们回来,俞敏洪特意换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后来,他们果然回来了,不过给了他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

关键词:劳动

家庭山:勤劳是有好处的。


刘洋的故事(20120917



高中时,刘洋的体育成绩很差——立定跳远没有爆发力,跑步像个老太太,甚至多个项目考试不及格。刘洋为此苦恼不已。母亲牛喜云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女儿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摔跤的情景吗?”刘洋说:“记得!”牛喜云又问:“你记得妈妈常给你说的那句话吗?”刘洋说:“记得!”牛喜云说:“那就好,你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刘洋坚毅地点了点头。

原来,小时候的刘洋非常爱动,并且动不动就摔跤。每次摔跤,刘洋总要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妈妈,希望妈妈拉自己一把。可是,每次牛喜云都会说:“别看我,你自己爬起来!”开始,刘洋趴在地上,赖着不起来。可是,当她看到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就只好自己爬起来追赶妈妈。现在,刘洋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她必须自己面对自己的“短板”,此外,别无选择。

刘洋开始跟自己叫板。一下课,刘洋便在走廊上练习立定跳远。不仅如此,刘洋还把爸爸给她买的自行车存放到舅舅家里——每天跑步上学,跑步回家。到了星期天,刘洋更是跳着上楼。邻居诧异地看着她,问:“洋洋,你这是在干什么?”刘洋说:“锻炼身体呀!”开始,刘洋有点吃不消,以至于影响了文化课学习。同学们劝她说:“你这是何苦呢,高考又不考体育!”的确,在高中,除了体育特长生外,普通高中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只作为考生素质分数记入学生档案,不是高考必考科目。

问题:刘洋还锻炼身体吗?( )

A、锻炼。B、不锻炼。

但是,刘洋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身体第一,其余都是次要的。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等于零。因此,她必须把身体锻炼好,把体育成绩提上去。可是,刘洋的回答是:“不考试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苦练,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刘洋的体育考试成绩不仅全优,而且全面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了招飞体检和考试,被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录取。

(本文改编自《“神女”刘洋:母爱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锻炼身体

家庭山: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等于零。


赵铭的故事(20120919



赵雄,长沙英达外语学校的校长。1984年以口语、笔试两个华中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美教师交换计划的成员,多次走出国门,曾为长沙带来一场英达外语教学革命的风暴。

赵雄的儿子赵铭小时候上过一个名叫“诺贝尔”的幼儿园,那里的氛围至今让他很留恋:那里很重视能力的培养,气氛又很活泼;老师教大家唱歌、画画,还教国际象棋等,赵铭很喜欢那里。

到小学二年级时,赵铭请求离开学校,理由是:对学校生活失去了兴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爸爸赵雄竟然答应了儿子这个荒诞的请求——在赵雄看来,儿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很多:一是作业负担大,孩子休息时间少;二是没有自由,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学习;三是早上起床太早,整天精神不好;四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能做,不感兴趣的事不得不做。不过,赵雄要求儿子在家自学,并给他定了规矩:儿子()自由安排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可以。B、不可以。

(答案:可以。)

赵雄觉得不幸福的孩子,学什么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孩子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成功。他认为儿子是全中国最幸福的,对儿子的要求很放松,只在乎结果,不计较过程。他每天让孩子睡到自然醒,到9点多钟才起床,认为这样的孩子个子长得高。赵雄认为,调动孩子本能的想法,激发他的潜能,让孩子负起责任最重要。所以,赵雄让孩子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但要接受父亲的监督和检查。检查以分数为中心,每得一分就能得1元钱。比如说检查他画的漫画,四幅小画为一组,每幅可得1分,如果画得好,那么除了基本分4分外,还能奖励1分,也就是5分,如果画得差就可能是1分、2分。语言学习、数学、小提琴等都有相应的评分方式。有一段时间,赵铭迷上了唐诗,为此,赵雄特意在课程里加上了背诵唐诗这一项。对于古诗歌,赵铭自己读,读出韵味后,还要背诵,错一字扣分,停顿忘了也扣分,还要把意思解释出来。阅读这一项,赵铭有段时间对《环球时报》和《小故事大智慧》很感兴趣,阅读之后,父亲要求他必须把中心思想讲解出来。数学一直是赵铭的长项,目前自学和同龄人的进度同步。英语学习上,他喜欢阅读英文小说,水平较高。在家自学,赵铭尝试了很多,也放弃很多,这都是为了寻找他真正爱好的东西。多年过去了,赵铭几乎放弃了其他学业,专攻钢笔画。因为学习可以赚钱,赵雄给他定了规矩,每个月生活费只有100元钱,如果他想买鞋,家里只出30块钱,其余由他自己承担,他要对自己的金钱负责任。

问题:赵铭在家自由地自学会有出息吗?( )

A、会。B、不会。

反对赵铭在家自学的声音不仅来自社会,爷爷奶奶也不支持。赵铭去他们那里一次就被说一次,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想把他拉去学校学习。许多人问赵雄:“为什么要把孩子放在家里学习而不是去学校呢?”赵雄说:“我并没有不让孩子去学校,去学校学习还是在家里学习,我让他自己选择。” 2007年春,长沙一家电视台不相信是赵铭自己不愿意上学,觉得是家长施加了自己的意愿。于是,他们将赵铭送到了望月湖小学,让他跟班上课,看看效果如何。试了一个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赵铭表现差了一点,后来,就很不错了,数学课上很快理解了老师讲的东西。

赵铭,19951021日生于湖南长沙,7岁开始自学钢笔画,13岁便在美国哈丁大学举办个人画展,14岁时速写作品被选为长江出版社《蚁居》一书的插图,现主攻水彩画、钢笔速写。

(本文改编自《赵雄、赵铭:办学、辍学都是为了成长》)

关键词:自学

家庭山:自由学习有出息。


赵铭的故事(20120921



赵雄是长沙英达外语学校的校长,曾为长沙带来一场英达外语教学革命的风暴。赵雄的儿子赵铭上小学二年级时,赵铭请求离开学校,理由是:对学校生活失去了兴趣。赵雄认为,调动孩子本能的想法,激发他的潜能,让孩子负起责任最重要。所以,赵雄答应了赵铭的请求,让他在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但要接受自己的监督和检查。

尽管自控能力很强,但赵铭毕竟只是个孩子,一度迷上了网络游戏,喜欢玩跑跑卡丁车——早上爸爸妈妈一出门,他马上打开电脑玩游戏,听见开门声就关机。但爸爸妈妈回来一摸,电脑都是热的。看到儿子这么贪玩,母亲肖萍很着急,而赵雄却说:“让他玩吧!”就这样,赵铭在爸爸的“纵容”下,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游戏。

问题:赵铭这次玩游戏玩了多长时间?( )

A、一周。B、一月。

结果,赵铭玩游戏玩了一个星期,竟至于大病一场,病好后再也不玩了。

赵铭,19951021日生于湖南长沙,7岁开始自学钢笔画,13岁便在美国哈丁大学举办个人画展,14岁时速写作品被选为长江出版社《蚁居》一书的插图,现主攻水彩画、钢笔速写。

(本文改编自《赵雄、赵铭:办学、辍学都是为了成长》)

关键词:让他玩

家庭山:欲擒故纵,自始自终。


卡尔的故事(20120923



洛赫村有一位颇有学识的先生,是这一带很有名望的人。他名叫里德因奇。里备因奇先生大约四十岁左右,性格开朗,言行举止无时不在洋溢着他的才华和灵气。他有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爱好,就是他喜欢给小孩子讲故事,并乐于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有一天,里德因奇来卡尔家作客。小卡尔激动极了,吃过晚饭后,他又去约了邻居家的几个孩子。孩子们坐在餐桌旁,静静地围绕着里德因椅先生,就像在等待着圣诞老人的礼物。

在一番小小的准备之后,里备因奇张于开始“演讲”了。他从历史谈到地理,又从地理讲到天文学,后来又谈论最近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最后他把话题转到了艺术上面。俗话说 “言多必失”。当他谈论到音乐时,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说:“德国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无论在音乐领域的哪一方面我们都有大师级的人物。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还有帕格尼尼,他们都是伟大的人。”

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帕格尼尼是意大利人。不过,老卡尔并没有立刻指出来——他说了这么多,说一两句错话无关紧要。况且,以他的学识而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是个错误,他只不过是一时口误罢了。可是,小卡尔却没有像父亲这样善解人意,而是立刻将这个可笑的错误大声指了出来:“里德因奇先生,帕格尼尼不是德国人。”

听卡尔这样说,里德因奇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显得既尴尬又气恼。老卡尔急忙向儿子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憾的是,这个认真的孩子并没有注意到父亲的暗示而是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帕格尼尼是个伟大的音乐家,这一点完成正确。可他是意大利人。就是不了解他的人都会知道他不是德国人,因为一听他的名字大家就会明白。”

卡尔说得完全正确,可是这种做法未免有些太过于直接了。里德因奇先生当时愤怒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狠狠地看了卡尔一眼:“哦,我在这儿滔滔不绝完全是多余的。”说着,里德因奇就向门外走去。老卡尔想劝阻他,但根本没有用,因为里德因奇除了因学识而出名外,还以古怪的脾气而著称。

事后,小卡尔问老卡尔:“爸爸,难道我说错了吗?”

问题:老卡尔认为儿子说错了没有?( )

A、说错了。B、没说错。

“你并没有错,可是这种做法不太妥。因为你这样当众指出了他的错误,他一定觉得很丢脸。你没有看他羞愧得满脸通红吗?”老卡尔答道。

“可是他的确错了呀,我又没有嘲笑他,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小卡尔不解。

“里德因奇先生是个很高傲的人,他会认为这是在当众出丑。”老卡尔继续解释。

“难道为了他的面子我就不坚持真理吗?”小卡尔仍然不服气。

“坚持真是理是好事,但你应该注重一下方式。假如你私下给他指出这个错误,他不仅不会气恼,说不定还会感谢你呢!”老卡尔耐心解释道。

“为什么?”小卡尔问道。

“因为你坚持了真理又顾全了他的面子。要知道,坚持真理是需要有智慧的。”老卡尔答道。

(本文改编自《卡尔·威特的教育》)

关键词:方式

家庭山:坚持真理是需要智慧的。


黑泽明的故事(20120925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小时候被伙伴们称作“软糖”——笑他像个小女孩般胆小怯懦,谁都可以欺负他,加上智力发育比同龄的小孩要晚,所以他又显得很迟钝。课堂上,老师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不忘加一句:“当然了,黑泽明同学应该是不会懂的吧。”然后全班大笑。黑泽明对上课毫无兴趣,多是望着窗外发呆,成了班里多余的人。

黑泽明在二年级下学期,由森村小学转学至黑田小学。就是在黑田小学,黑泽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成为他一生的朋友,一个成为他的启蒙恩师。就是这两个人的出现,使得黑泽明慢慢开窍,逐渐聪明起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问题:黑泽明的这个朋友聪明吗?( )

A、聪明。B、不聪明。

这个朋友叫植草圭之助,是黑泽明的同班同学,不但也是一个“软糖”,而且被黑泽明更迟钝,更易哭,连走路跌倒也要大哭一场。有了他垫背,黑泽明遭受的欺侮和嘲弄明显减少,日子稍稍好过了些。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吧,他成了黑泽明最好的伙伴。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黑泽明不自觉地扮演起了哥哥的角色,并由此建立起了自信,慢慢开了窍,逐渐聪明起来。

由于进步飞快,老师还让黑泽明当上了班长。在提名副班长时,黑泽明选了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说:“如果选一位成绩较差的,说不定这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呢?”于是黑泽明提名了植草圭之助。

问题:植草圭之助会有进步吗?( )

A、会。B、不会。

事实也证明了老师的预言,看起来一无是处的植草同学,自从担当其副班长的角色之后,有如脱胎换骨,写出了一篇让老师刮目相看的长篇作文,并从此自信爆棚到以“紫式部”自居——他虽然没有达到紫式部的高度,但日后也混出了不小的名头,成了编剧,《美好星期天》、《酩酊天使》的剧本就是他与黑泽明合写的。

(本文改编自Edward的《“软糖”的故事》)

关键词:角色

家庭山:好角色成就好孩子。


黑幼龙的故事(20120927



黑幼龙是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现任幼龙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在台湾、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设有训练机构,20年来为各界人士提供沟通、领导、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培训,被媒体称为“华文卡耐基之父”。

黑幼龙的次子黑立国小时候叛逆性极强,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考过零分。对此,黑幼龙和妻子李百龄也曾担忧过,最后还是想开了:“我不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当然,我希望分数高一点儿,但我不会因为分数低就觉得孩子没有希望了,觉得他坏。因为我当年的成绩也不好,但现在还不错。我很快乐,家庭幸福,同时也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这与我在学校的成绩无关。”他坚信,父母可以强迫孩子学习,但是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学,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徒劳无功。

不单单是不爱读书,黑立国在其他方面的糟糕表现更让父母头疼不已。他从小贪玩,又好强好胜,脾气也不大好。在美国读小学时,他非常调皮,经常闯祸。比如,他把牛奶倒进除草机的油箱,想知道牛奶能不能代替汽油。他还试图用火柴点燃路边汽车的油箱。最严重的一次。他在超市偷一双手套,被当场抓住。李百龄问他为什么要偷东西,又不是没钱买。黑立国说是因为好奇,同学都曾在超市小偷小摸,从来没有被发现,所以他也想试试。黑幼龙搞清楚后说:“即使发生了这种事,我和妻子也不认为黑立国是坏孩子。他只是因为一时好奇做了错事。我们要问清事实真相,然后坚定地做孩子的靠山,要让他知道,父母会支持他,即使他犯错,只要改过,父母对他的爱永远都不会减少。”

不过说实话,黑立国是父母最不寄予希望的一个孩子。黑幼龙说:“他就和我小时候一样,对读书没有兴趣,我们夫妻已经接受了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事实,没有要求他在学业上有多大的建树,只要求他快乐、自信、身心健康。”

问题:黑立国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吗?( )

A、可能。B、不可能。

黑立国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他在美国读高二那年。当时,他加入学校的摔跤队,成天和一群学习成绩比他还差的黑人队员在一起。教练跟队员说,按照学校规定,参加摔跤队的学生平均成绩至少要B才行。黑人队员都反对,说太困难了,不可能做到。这时,教练就说,为什么黑立国可以做到呢?教练的肯定对黑立国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激励作用,他第一次发现学习好能带给他尊严。为了不让教练失望,他开始发奋读书。从那时起,黑立国的学业一帆风顺。大学毕业时,他成为少数掌握过硬医学技术的佼佼者之一。尤其令黑幼龙欣慰的是,由于黑立国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处理人际关系非常得体,被提升为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那一年,黑立国刚刚30岁,在同行中是小字辈,医院里有很多资深的部门主管,有些还是他的老师。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黑立国衷心感谢父母。他说:“每当我犯错时,父母总是清楚地让我知道,错的是我的行为,而不是我这个人。父母的耐心和包容,还有从不放弃的态度,让我也从未放弃过自己。”

本来最不被看好的一个儿子居然变身业界精英,黑幼龙欣慰之余又感慨良多。“父母很容易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没希望了,其实如果做到慢养,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更加优秀。黑立国就是这样。孩子现在不行,不等于以后不行,家长不要对孩子的现状太着急……成功的秘籍都没有写在学校的教科书上。大公司里,名校热门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比比皆是,但诸如自信、热忱、包容的态度,以及沟通力、领导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却不是从学校里学来的。在成功的要素中,知识因素只占20%,而能力和态度则占到了80%。”

(本文改编自《黑幼龙:“慢养”孩子,耐心等待花开》)

关键词:成功

家庭山:成功的秘籍不在教科书上。


黑泽明的故事(20120929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小时候被伙伴们称作“软糖”——笑他像个小女孩般胆小怯懦,谁都可以欺负他,加上智力又发育比同龄小孩要晚,所以他又显得很迟钝。课堂上,老师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不忘加一句:“当然了,黑泽明同学应该是不会懂的吧。”然后全班大笑。黑泽明对上课毫无兴趣,多是望着窗外发呆,成了班里多余的人。

黑泽明在二年级下学期,由森村小学转学至黑田小学。就是在黑田小学,黑泽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成为他一生的朋友,一个成为他的启蒙恩师。就是这两人的出现,使得黑泽明变得慢慢开窍,逐渐聪明起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这位眼光独到的启蒙恩师,就是立川精治。尽管黑泽明蒙受立川老师教导的时间不长,却弥足珍贵。

黑泽明清晰地记得,在一次绘画课上,立川老师破天荒地让同学们随便画自己想画的。听到如此新鲜和宽松的要求,黑泽明顿时兴起。作画时,不惜把铅笔弄断来涂颜料,还用手指沾上口水作进一步的涂抹。不难想象,他的画以及他脏兮兮的模样,又成了大家的笑料。

问题:立川老师对黑泽明是如何评价的?( )

A、批评他。B、赞赏他。

但是立川老师不仅没有嘲笑黑泽明,还对他用唾沫作画的方式大加赞赏。这应该是他上学以来首次获得老师的表扬吧,黑泽明因此很受鼓舞,正是在立川老师的影响下,黑泽明爱上了画画。

立川老师身上有股自由开放、鲜活感性的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深深影响着黑泽明,直到终生。后来,立川老师跟保守顽固的校长结怨,辞职而去。而此时的黑泽明,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本文改编自Edward的《“软糖”的故事》)

关键词:赞赏

家庭山:优秀学生多是赞赏的结果。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热烈祝贺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突破1000分(点击查看详情)!